王品集團宣布自10月25日起調漲15個品牌價格,調幅5%,但其實其他食品同行早已悄悄漲價。糧食危機襲捲全球,9月全球糧食價格創10年來新高,比去年同期大漲32.8%,政府應注意糧價飈升,衝擊民生。
國際糧價飆漲
聯合國糧農組織公布,追蹤全球交易最熱絡糧食價格指數,9月平均達到130點,創下2011年9月以來最高紀錄,比去年同期大漲32.8%。8月指數為128.5點。其中穀物價格比上月上漲2%,小麥價格勁揚4%,植物油比上月漲1.7%,比去年同期飇漲60%。糧食價格15個月內,平均大漲40%。
美國是產糧大國,今年穀物生產下修,黃豆、玉米減少2%,小麥減3%,創19年來新低,原因是極端氣候乾旱。歐洲小麥、燕麥也因天候歉收。芝加哥小麥、黃豆、玉米期貨價格走揚,巴黎小麥期貨創新高,加劇糧食通膨疑慮。
民生感受強烈
台灣糧食自給率只有34.6%,不足部分仰賴進口。主計總處統計9月民生物質CPI(消費者物價指數)漲幅持續擴大,達3.31%,豬肉、醬油、沙拉油、牙膏、牙粉漲幅超過5%,其中豬肉漲幅7.75%,每公斤批發價曾經高達104.06元,創6年半來新高。雞蛋4個月漲3波,每斤從37元漲到42元。
國際牛肉肋根、菲力一年來漲幅50%,雞肉、海鮮上漲15%,沙拉油幅30%,批發價大漲,大桶裝沙拉油每桶突破700元,反應到人民日常生活,超商或傳統市場食品零售價格,都有相當大的漲幅,家庭主婦應感受特別深刻。
平抑糧價刻不容緩
從去年初疫情爆發以來,台灣餐飲業即飽受衝擊,營收大幅下降,今年5月更是崩跌至不到1成,店家倒閉不知凡幾。即使過去營收獲利最佳的晶華酒店,也不得不出售達美樂披薩,變現17億元自救,各大國際飯店或餐飲連鎖店,都販售廉價便當,每只1、200元,目的只是員工不要流失,連復業機會都沒有。
如今台灣疫情紓緩,5倍券開始流通,餐飲業者最大痛苦是糧價飈升,售價再也無法壓制,同樣的是每個家庭甫受疫情侵襲,收入減少,現在每天必須面對三餐食物價格攀升,嚴重影響人民日常生活,「穀賤傷農,穀貴傷民」,如何平抑糧價,已成為當前政府重要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