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的歲月〉憶童年的中秋

朱全斌 2021/09/15 16:40 點閱 3245 次

在元宵、端午及中秋這三大傳統節慶中,我一直是比較偏愛中秋的,不但是因為我愛吃月餅勝過湯圓跟粽子,也因為跟中秋相關的傳說比較浪漫而富有詩意。

一輪皎潔的明月掛在天際,中秋夜的月亮總是特別的大而明亮。小時候我們一家住在日本式平房,屋子外面有著寬敞的院子,在用過晚餐後等天黑了,爸媽總是要全家人一起到院子裡賞月。

聊不厭的月亮傳說

我們先將茶几定位,上面擺滿月餅、文旦跟柚子,同時沏好一壺茶,然後各自搬張小板凳圍桌坐著。我們一邊吃著點心水果,一邊聽大人話家常,或一直聊不厭的月亮傳說。黃澄澄的月亮中總是帶著些許暗沈,童年的我也總是想像著那或許就是嫦娥、玉兔或吳剛的身影吧。

現在市面上的月餅越做越高級,越賣越貴,但是大多是廣式,不像小時候的選擇多,也比較平價。記得每靠近中秋時節,家中就會有不同親朋好友送來的月餅,除了大家習見的廣式,比較普及的還有蘇式的翻毛月餅、山東的提漿月餅(又稱平式),以及餅皮比較厚實的台式月餅。

蓮蓉蛋黃成首選

翻毛月餅上面的酥皮有十幾二十層,邊吃邊掉屑,一定要用碟子接著。一般來說棗泥口味最受歡迎,但是我更偏愛玫瑰、椒鹽這些只有蘇式才有的口味。過去是以平式月餅中的豆沙蛋黃最大眾化,但是自從鐵盒裝的廣式月餅盛行後,蓮蓉蛋黃反成為了消費者心目中的首選。

小時候常見賣月餅的外省老字號有采芝齋、老大房、稻香村等,普一的棗泥平式月餅更是搶手,但是自從馬來亞餐廳推出四大粒鐵盒裝的高檔貨後,隨著奇華等港式月餅的引進,蘇式及平式月餅逐漸沒落,這些店家的實體店面都收起來,平價月餅市場則逐漸被台式月餅取而代之。

愛吃咖哩口味

台式月餅體積比較小,吃起來較沒負擔,它跟潮式月餅相同,外層是螺旋狀的酥皮,常見的內餡有綠豆椪、芋泥等,我特別愛吃咖哩口味的,常常讓我想起平式鹹月餅中已少見的伍仁或金華火腿。而小時候吃得比較少的蛋黃酥近年來一躍成為月餅市場的主流,也成為最具有在地特色的應景點心。

童年記憶中的中秋從來沒烤過肉,在1980年代初期,忽然家家戶戶都流行起這個活動,據說跟新竹烤爐外銷不景氣改內銷有關。許多人因為家裡沒有空間,就在家門口或者巷道中烤起來。烤肉的肉味跟煙味四散在空氣中,我總覺得跟中秋應有的浪漫氣氛有些違和感,所以也從不肯嘗試。

其實吃還在其次,中秋最關鍵的滋味還是團圓,不管是情人還是親人,都要在這天相聚在一起才像樣。如今家人星散世界各地,童年時全家一起啖餅賞月的時光已難再現,只有望月緬懷那段美好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