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元產生10倍效益-給蘇貞昌上一堂「乘數理論」經濟學

胡業民 2021/08/17 15:22 點閱 3319 次

許多經濟學家不斷陳述放送現金,將更有振興作用!的確,政府直接發送現金,除了減少印製及各樣行政成本外,在目前經濟低迷的少儲蓄時刻,會有顯著的經濟乘數效果!

現金發送可以產生十倍的效果-只要未來(年底前)鼓勵大家將政府發放來的現鈔5000元的90%花掉,則依數學公式,可發揮達十倍的貨幣乘數效果。原始5000現金支出的社會總乘數效果是50, 000元。這個乘數讓起初支出,達到「十倍鈔」的效益。

謹再詳細說明如下:某甲收到5000現金,花用4500給了某乙,某乙繼續將其中90%,即4050元花用出去給某丙,某丙花用90%即3645元, 如此下去,3280, 2952, 2657..數學告訴我們,該項起初的支出,最終相加的總支出是(5000+4500+4050+3280…….) =50,000,是原始花用的十倍。這是通稱的總體經濟學的乘數理論(或倍數理論)。

關鍵是要提醒國民,將這個額度得到的現金,鼓勵國民要在一定期限內(如2021.12.31以前)將90%在國內購買商品或勞務花用掉。亦即將每人收到總額5000元(只要這個額度),將其中90%都在短時間中花用出去。我們所創造的社會總支出,或者我們所雇用的一切商品或者服務,總數會達到50000元。

經濟學者會告訴我們,鈔票的週轉率和便利性,比不准週轉的「振興券」要活潑得多,人們接受性更高!乘數更好發揮。當然,若是您將5000元的100%在短期花用出去,乘數效果會超過十倍的。

政府唯一需要的成本是,花錢在電視宣傳「動之以情」,聲明當蕭條時,對這筆錢5000元而言,「儲蓄是惡德」! 提醒「國民將這筆收益中至少90%花掉!」那麼印刷振興券23億,和行政作業成本的數十億元,均可省略下來了。

由於「振興券」限制了做為鈔票的「可轉讓性」,只產生一次振興作用,與現金的最大差別是無法產生「乘數效果」。

但現金產生乘數大小的關鍵,是消費係數達到80%、90%以上。(相對的儲蓄係數為20%或10%以下) 。如何減少人們將這筆5000元存起來呢?這裡經濟學告訴我們,中低收入者,或者經濟困境者,其所得支出中的消費係數必大,通常低收入者可為75%-90%。只有社會高收入者消費係數僅50%以下。(另外儲蓄了50%以上),因此發送現金,若有「排富條款」,則社會整體乘數效果會放大。

註:乘數效果的數學公式是 5000元(首筆支出)X (1/1-0.9)(倍數) = 50,000元 其中0.9是指消費係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