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災風險、社會韌性與保命治理

魏國彥 2021/08/09 12:13 點閱 3682 次

台灣的天然災害是複合型的,暴雨、土石流、地震交互發生,對於山區與丘陵區危害猶大,台灣因因此被歸入「多山小島嶼型」的侵蝕洪積類型,無論就災害的頻率與規模,或降雨量、降雨強度、侵蝕率、沖積量都名列世界前茅,這是台灣的環境宿命,我們需要以系統分析的方式來理解,才能建造美麗安全的寶島。

雨彈來自氣壓與氣流

就洪水而言,可以「來源─路徑─受體─後果」之觀念模型來推導分析。以這幾天重創屏東與高雄的「雨彈」災害為例,其來源是熱帶性低氣壓(盧碧颱風)與旺盛西南氣流帶來的大雨,一天內超過七百豪米,由山區循荖濃溪、布唐布那斯溪、玉穗溪一洩而下。

而受體是位於三條河交匯口的明霸克露橋,被夾雜土石的溪水沖斷,後果呢?上游的復興、拉夫蘭、梅山地區的部落連外通道斷線,部落的物資補充、病患外送都是地方單位要處理的立即後果,後續還有搶通道路、修復橋樑等工作。

在上述的例子中,我們知道氣象、地形、地質都扮演重要角色,也因此,防氾防災必須是總和性的。

三階段防災法

就災害而言,我們能做的有災前監測預警,有災中應變,及災後救援與復原共三個階段。以七月下旬發生於河南鄭州水患為例,大雨持續,雨量極大,或許在經驗值之外,但相關的雨量測報、河川與水庫水位應都有持續監測,問題在於頻率夠密集嗎?有水情模擬與推導嗎?

也許個別的單位有所因應,但是橫向聯繫不夠、未能及時,以致於鄭州西南丘陵地的常庄水庫因水位超過警戒線而洩洪,固然保全了水庫,而處於下游的鄭州市原本已積水,再加上水庫排洪,形同雪上加霜,以致街道成河,公路隧道積水;地鐵軌道也被淹沒,末稍單位,如地鐵公司、公路警察等,未能及時處置,還在等上級指示,以致部份軌道已進水還照樣發車,想疏散下班人潮。鄭州水災顯示的是橫向聯繫不足與縱向指揮僵化的問題。

台灣久病成良醫

台灣經常受到天災的考驗,每十多年就有一次「八七─八八」水災,更別說三五年必有一次強烈颱風、地震、嚴重土石流,因此,台灣社會對於防災、應變、救災、復原已經很有經驗,所謂「久病成良醫」,相對許多國家而言,我們的「韌性」很夠,這也各國會派人來台灣學習參訪的原因。

全球氣候變遷將帶來更多的極端天氣,最新出版的「經濟學人」以災害天氣為主題,封面上的大字宣稱「世上沒有一處安全」。天災頻仍的台灣往後還要面臨更多考驗。聯合國一直以來強調「減害」、「調適」兩大觀念,但是有許多參數要調整,也需從根本假設處檢討,英國劍橋大學新出版的一本書甚至提出要以「保命治理」(survivor governance)來重新架構與反思,值得我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