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父親節看描繪父親的電影

梁良 2021/08/08 11:43 點閱 3363 次

8月8日是台灣的父親節,取其發音接近「爸爸」之意。但世界上大部份的國家與地區都把父親節定在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孩子們會在這一天給老爸送禮物,或是全家海吃一頓來慶祝。餘興節目,若能選擇一起看一部以「父親」為主角的電影,那就再好不過了。

爸爸可否不要老

今年獲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的《父親》(The Father),自然是最多人想及的一部佳作。安東尼‧霍普金斯飾演的父親安東尼,是高齡八十多歲的獨居失智老人,他身體仍算硬朗,自主性又很強,完全不知自己失憶嚴重,把人已中年正打算隨男友出國重拾第二春的孝順女兒安折騰得相當難受,險些變成老父眼中要謀奪他房子的不孝女兒。

全片以懸疑手法刻畫失智老人的心境,別具戲劇吸引力。香港將片名譯為《爸爸可否不要老》,其實是說出了片中女兒的心願,也是全天下成年子女對老去父親的共同願望。

點出長照問題

台灣電影《老大人》(2018)中的父親金茂(小戽斗飾),也是八十多歲的倔強老人,但他的處境與安東尼很不一樣。退休老礦工金茂在喪偶多年後仍堅持獨自住在平溪小鎮的老家,令到在台北忙於裝修工作的兒子難以全心照顧,丈夫長年跑大陸做生意的女兒玉珍雖願意接老父回家奉養,卻被思想保守的父親拒絕,因為「嫁出去的女兒如潑出去的水」。

AA

而金茂本身既無嗜好又無朋友,活得近似行屍走肉,老是抱怨兒子不夠花心思照顧他,無奈之下進了老人院。本片以寫實風格道出台灣小老百姓照顧老人家的不易,父輩的守舊觀念和子女的經濟問題都是不易解決的現實。在人口老化問題日益嚴重的台灣,政府力推「長照政策」真有其必要性。

全職爸爸不容易

反過來,我們看看年輕的父親會有什麼人生煩惱吧。一向演喜劇的黑人男星凱文‧哈特,在今年推出的新作《為父進行式》(Fatherhood)中飾演新手上路的單親爸爸麥特‧洛格林,他在興高釆烈迎接女兒麥蒂出生不久,便遭遇愛妻在醫院遽逝的打擊。盡管麥蒂的祖母和外婆都自願留在他家幫忙照顧新生兒,麥特卻堅持親手把孩子帶大,還一邊繼續上班做他的軟體工程師。

這種拒絕家中老人的好意而硬要自找麻煩的偏執做法,在華人社會中似乎比較罕見,但是在崇尚個人自主生活的西方社會並不稀奇,本片正是根據在美國發生的真人真事改編。麥特很幸運地得到公司主管的體諒和好友的幫忙,得以解決工作上的諸多問題,但是為初生嬰兒把屎把尿,又要應付她隨時隨地的無故啼哭,「父代母職」的過程把他弄得幾乎抓狂。

孩子的真正幸福

能力超強的父親可以憑一己之力克服困難,最終修成正果,那麼智商不如常人的弱智父親是否就不能享有正常的親子之情?所謂的文明國家常以「保護孩子」為名,把一些被認為「不能善盡父母職責」的家長權力剝奪,硬是將其子女送進兒童院之類的社會機構,或是找一些其實不一定合適的家庭領養,美其名為「照顧孩子的最佳利益」,事實可真如此?

西恩‧潘主演的《他不笨,他是我爸爸》(I Am Sam,2001),對此問題有相當動人的探討,也為弱勢的父親申張了正義。

AA

本片描述在咖啡店工作的爸爸山姆智商只有七歲,父女倆本來感情十分融洽,直至女兒露西的智力超過山姆時,社工人員認為他已無法履行監護人的責任,決定把露西送給別人領養。山姆不肯放棄女兒,找上律師麗塔打監護權的官司。最後寄養家庭的媽媽雖然也疼愛露西,但是為了孩子的真正幸福,還是選擇成全他們兩父女。

片中的山姆被塑造成披頭四的忠實歌迷,他不但熟記每一首歌曲,還以歌名「露西」為女兒命名。編導藉父女倆對歌詞的討論,點出了「愛」是凌駕一切的價值。「All you need is love」,這是披頭四的歌曲,也是對人性的禮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