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親子關係緊張 家長要自我調適

林志怡 2021/06/30 12:53 點閱 1922 次
立委、藝人與諮商師分享家長照顧孩子的相關建議。(直播截圖)
立委、藝人與諮商師分享家長照顧孩子的相關建議。(直播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林志怡台北報導】「發生親子衝突時,要讓自己先穩定下來。」停課使孩子與家長的相處時間大增,關係也變得緊張。時代力量立委王婉諭說,家長不妨花點時間多與孩子聊聊,並透過網路維繫同儕關係。藝人吳鳳則認為,家長可與孩子一起排出「時程表」,伴侶間則要互相體諒。心理諮商師王雅涵強調,家長須妥善處理自己的負面情緒。

多和孩子聊聊

王婉瑜、吳鳳、王雅涵出席家扶基金會「疫情下的兒少照顧:停課居家 逾五成家長易負面情緒、親子衝突增」線上記者會,分享家長可以如何因應孩子在家時間拉長所產生的負面情緒。

王婉瑜說,家裡的孩子停課在家超過一個月後,會問何時可以回學校,也會出現生氣與哭鬧的情緒反應,這時候她會和孩子聊一聊疫情狀況與在家的好處,並協助孩子聯絡朋友,透過線上一起畫畫等遠距互動,維繫同儕關係。

此外,她強調,「不論是否在疫情期間,或平時帶孩子,發生衝突時,家長自己應該先穩定下來」,可以透過家長間的交流分享孩子近況,面臨負面情緒時,應該先與孩子拉開距離,保持冷靜。

認清情緒來源

對於家長負面情緒,王雅涵解釋,家長可能因為疫情帶來經濟壓力、孩子學習狀態不佳等複雜因素產生負面情緒,但有時候會無法意識到情緒來源,因而容易與孩子產生衝突,所以「家長要先覺察自己的負面情緒」,要明白孩子可能也會擔心家長,產生負面情緒時可透過家長群組互相交流。

王雅涵建議,家長也可以跟孩子討論固定作息,建立儀式感。吳鳳也說,自己與太太一開始也不知道如何面對小孩停課的問題,後來在兩人討論後訂出了時程表,並像學校一樣,設定孩子的下課時間,把日常作息穩定下來。

伴侶互相支援

另一方面,王雅涵強調,家長一定要保留「屬於自己的時間」,每天花15到30分鐘讓自己空下來,但這很考驗分工,且據家扶會的問卷調查發現,因家庭照顧而產生負面情緒的比例中,女性多出男性11%,所以伴侶間的協調也相當重要。

對此吳鳳進一步指出,停課期間不論做什麼事孩子都在旁邊,不能只把事情堆在一個人身上,強調「夫妻最可怕的就是一個人起床、另一個人晚了一點,先起來的人就開始掐還沒醒來的人」,彼此間之失去體諒與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