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職教養4階段 父母要自我調整(紀惟明)

紀惟明 / (教育工作者) 2016/03/06 14:59 點閱 2246 次

紀惟明(資深企管專家、親職教師)

怎麼讓孩子聽話? 身為親職教師,時常聽到各年齡層孩子的父母都問這樣的
問題。其實,教養孩子的秘訣是在孩子各個不同的發展階段使用適切的教養方法,達到孩子的發展目標。教養方法若錯誤,不但不能達到教養目標,也會導致親子關係緊張,傷害孩子的成長。

教養的終極目標是幫助孩子長大成熟,至終成為品格健全、有自律能力、並能自動學習長進的人。父母的教養責任是用合適的教養方法,培育孩子逐漸成長,到了成年時,是個預備好獨立管理自己人生的人。不會成為媽寶型的孩子,或是出現叛逆風暴。

0-3歲是嬰幼兒時期,成長目標是智能及體能的開發、健康的人格基礎,包含: 信任感、安全感、自我形象、被愛及被接納、健康情緒、對生活世界的了解、遵守界線、生活自理能力等。

針對這些教養目標,父母需要用耐心及愛心餵養、照顧、陪伴及教導。這階段,父母務必訓練孩子聽從及學習,不能任其自由任性,如此父母的教導才能落實,健全人格基礎如奠定,往後的全人發展就能按部就班進行。

3-8歲為兒童時期,成長目標是遵守生活中的各項倫理原則及品德,包含對父母、對長上權柄人物、對規範規則、對手足及同儕、對環境的責任,對自己所應負的責任等。

除了以上外在行為,這階段也是人格思想、各項智能、情緒及意志等全人發展的重要訓練階段。

父母在這期間的角色及任務是美好的身教榜樣、提供品德教育、生活技能教育、心靈及身體的養育,行為的教練、糾正及鼓勵者,心智的啟發。這階段父母應訓練孩子學好生活中的一切基本規範,開始逐漸從他律轉為自律,適當的應用鼓勵及糾正讓孩子養成美好品德習慣。

至於8-12歲的學齡時期,成長目標是能獨立應用前階段所學品德原則、思考並解決問題、自我管理、自我學習、管理生活、時間及金錢、學習運用更多的自由、面對同儕壓力、人際關係、兩性關係等全人成長。

此時,父母扮演的角色是場邊教練,讓孩子下場應用前階段所學原則,多與孩子討論為什麼?你預備如何做?討論孩子遇到問題時的想法。漸進式的給孩子適當的自由,得到自由越多,責任就越大,讓他學習做負責任的人。

這階段最重要的是,父母開始和孩子建立成人關係,不再是對兒童的權柄命令式語氣,而是當作成人般的尊重討論及溝通,多用愛及榜樣影響孩子。父母如在這階段開始轉變親子關係的型態,就能避免在青少期發生緊張衝突。

到了12-18歲的青少期,教養目標是預備孩子能自律,獨立管理生活、給予更多管理時間及金錢的自由、道德思辨、獨立思考、自己解決問題、選擇生涯發展方向、兩性關係等。

父母角色要預備孩子承擔成年所當負的責任, 這時期孩子開始有自己的思想,如果父母在前面三階段教養適當,孩子已經學到各樣正確生活倫理,也能做道德分辨及思考,學會堅持自己的原則不受負面同儕影響,與父母的價值觀衝突自然會少,行為出線的頻率也少。

總之,孩子在每個成長階段,親子都有不同的學習目標,最終目標是成年時具備健康的人格、品德、智能、能力等,以便孩子能獨立負責經營自己的人生。每個孩子的特質及發展方向不同,父母切忌依著自己的偏好,掌控孩子。

父母需要學習教養的一般原則,也需要針對孩子的特質提供適當的教養方式,教養孩子如同栽培果樹,仔細愛心的呵護,有紀律的澆灌、施肥、修剪、除蟲,才能日漸茁壯,結出肥碩的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