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生相剋的「官僚文化」

陳敦源 2021/06/10 18:05 點閱 4235 次
電影《正宗哥吉拉》電影描繪出等待長官批示的流程來應付導致決策一直出錯,直到知識界組成問題解決小組,面對不斷進化的怪獸,問題才逐一被解開。(電影劇照)
電影《正宗哥吉拉》電影描繪出等待長官批示的流程來應付導致決策一直出錯,直到知識界組成問題解決小組,面對不斷進化的怪獸,問題才逐一被解開。(電影劇照)

頭家的「(官僚)文化(etho)」與政府的「(官僚)組織的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是如何相生相剋的?

外媒也知「逆時中」

因為最近台灣疫情爆發,防疫模範生墮落成重考生,外國記者報導認為台灣防疫上犯了「官僚文化」的問題,不過,這是指政府的官僚文化闖了禍嗎?翻出金融時報大中華記者Kathrin Hille的評論意見,原報導內容說的是「文化」,並沒有官僚二字,全段翻譯如下:

「另外一個問題(防疫模範生)似乎與文化有關,甚至是關於個人的。衛福部長一年多來讓病毒阻絕於境外,如恆星般閃亮的防疫成就,讓他贏得超量的聲望後,這讓其他公共衛生的專家不敢攖其鋒芒,台灣社會流行一個用部長名諱建構的雙關語,因其發音像是『時鐘』,批評部長的言詞都被稱為『逆時中』。

『人們發現只要逆時中的人都沒有好下場,因此,地方官員都不願意主動出擊(作防疫)』蘇益仁說。」

另外一家報社轉譯後發的新聞標題是「外媒點評2大防疫潰堤點 專家: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內文也是針對這一點翻寫成「其次是官僚文化,大家不敢『逆時中』」,不過,我必須說一個差異,如果我們說的是社會文化(etho),台灣這個具有華人文化背景的社會,民眾本來就比較順服,不太直接與當權的對抗。

文化影響危機處理效能

但如果是官僚體系的組織文化(organizational culture),比起大眾文化的特質,組織當中還有領導權威可以執行「不准有異議」的內部文化,去年台大公衛和彰化縣衛生局進行社區普篩的事,當時陳時中還大動作送「政風調查」,這場普篩之戰的整個過程與最後結果,當然是佔有權力地位的長官全面勝利。

老實說,台灣人順服與官僚組織一個口令一個動作,說起來是去年防疫成功的要素,但是,今年的疫情爆發,同樣的優勢竟逆轉成為劣勢,難怪上半場打得好的時中大將,在下半場陷入泥沼的戰爭中,會批評該文是結果論,不過,到底文化會如何影響組織面對「棘手問題」(wicked problems)的處理效能呢?

面對未知可訴諸創意

標準答案是:「看狀況」(it depends),如果我們真能測量出來華人相對是比較順服的,因此官僚體系當中比較容易出現「不可忤逆的家父長主義」,在日常的運作下,這種狀態可以平穩應付大部分過去重覆出現的問題;不過,當面對的問題,是內容與樣態不明時(如COVID-19),這種文化會阻絕創意發想的空間。

電影《正宗哥吉拉》(Shin Godzilla)的電影正想描繪此事,日本的政府面對特質未明的怪物時,開始沿用平日層級上報且等待長官批示的流程來應付,還請來學術界大老諮詢,導致之後的決策一直出錯;直到長官特許一群政府與知識界的邊緣人組成問題解決小組,面對不斷進化的怪獸,問題才逐一被解開。

面對危機社會的來臨,解決的方案與流程必須具備高度開放性的要求下,如何認知「異議」(dissent)對社會發展的重要性,讓政府創新可以釋放,則問題不只是政府組織的官僚文化,社會上的文化精神也需要進行不小的改變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