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大潭三接案應重做能源政策環評

醒報編輯部 2021/05/09 14:28 點閱 4018 次

建設開發與環境保護之間經常產生衝突,以「珍愛藻礁公投案」的最新發展來看,該案已經明確進入「個人選擇,集體行動,國家政策」三個面向的折衝與整合。

針對8月28日將進行的大潭藻礁公投案。經濟部宣布,大潭的天然氣第三接收站工業港將再往外推455公尺,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強調:「水深10公尺以下不會再有生態系」,因此不會破壞到大潭的G1、G2藻礁了。

新方案對於國人有相當的說服力,因為 (1) 工業港再往外推接近半公里,延長工期兩年半,增加預算150億,政府已釋出資源與誠意;(2) 既然工程設施往外推,也免了原案需要的疏浚,對於藻礁保護與環境保存有利;(3) 在不缺電訴求下可爭取反核、反煤民眾的認同。總結而言,不失為一個魚與熊掌兼得的折衷方案。

為求全案更周延,也為了確保程序正義,本社建議:(1) 此一新案仍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2) 為了因應能源政策變化與碳中和國際新趨勢,執政黨宜進行「政策影響評估」相關作業。

三接工程外推方案對於淺水區的藻礁生態影響減少,殆無疑義,但是對於外推區域的生態有什麼影響?仍應該要通過環保署的環境影響評估,而非農委會主委一句「十公尺水深以下沒有生態系」的武斷論述就可免環評。

當地水下若無藻礁,那海洋底質又是什麼呢?是漂沙嗎?還是堅固的岩盤?兩者的工程手段與安全強度設計顯有不同,攸關未來港口穩固與輸氣管道的安全。這都需要一個完整的環評程序來確認,並非簡單的「環境差異分析」可速成。

另外,「政府政策環境影響評估作業辦法」第三條規定:「政策有影響環境之虞者,應實施環境影響評估」。蔡政府提出的2025年的發電能源配比,以及目前為了因應國際上蓬勃展開的「碳中和」發展大勢,執政黨事實上也應及時進行「能源政策環境評估」,俾便未來個人、團體與政府在能源開發的相關議題上有通過「政策環評」之上位依據。

八月二十八日的藻礁公投已箭在弦上,這將是台灣環保運動的一個經典案例,公民每個人都要投下神聖一票,表達個人的取捨。另方面,原本傳統上挺綠的環保團體已經分裂,贊成或反對的原因仁智互見,在審議式民主下的台灣,程序完整的「環境影響評估」更行重要,既確保程序正義,也確保新方案安全可行、環保無虞。

大潭三接案的更深層意義在於,這不僅是桃園海岸的單一環保個案,其取捨已經連帶影響到核能存廢與碳中和的國家上位政策,一個更周延的「政策環境影響評估」勢不可免。在保礁公投的後續互動過程中,我們期望「個人選擇、集體行動、國家政策」三贏共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