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航機師染疫的狀況目前餘波盪漾,除了機師之外,現在也擴及到了其他人,要說已是社區內感染也不算過分。
不過在這次事件當中,也看出中央跟地方的防疫標準出現落差,尤其是訊息發佈上不同步,因為新冠肺炎處於法定傳染病,依法應該由中央來公布,但是這幾次事件下來,地方常搶先於中央,這樣的訊息落差不但容易讓民眾混淆,也讓立法原意遭到漠視。
溝通上有落差
一開始因為機師有到過台北清真寺,因此後來有去過清真寺的學校學生,也被匡列必須檢疫跟隔離,但是這個疫情通報卻沒有讓台北市衛生局同步得到,導致台北市對中央表達不滿。這不只是看出通報機制出現落差,面對台北市反彈,指揮官陳時中卻以「不用太不滿」這樣的詞句來回應,是顯得有點太過輕描淡寫。
另外就是大型活動「實名制」的部份,在這次清真寺的追蹤當中,四百人的場合一開始只找到一百多人,清真寺的活動因為有建築物做為跟外界的區隔,實名制相對來說,沒有執行上的困難,為何無法切實執行?
到目前為止,清真寺到底當天有多少人集會?追回了多少人?都還沒有非常精確的數字。無論中央或地方政府,對於活動實名制應該立即恢復,畢竟疫情何時會死灰復燃,沒有人敢打包票。
地方動作先於中央
在疫情公布的時機跟範圍,在之前部立桃園醫院的時候,就已經出現,桃園市政府搶先於中央發布訊息的狀況。到了這次華航機師事件,又出現桃園市跟新北市政府搶先宣布了學校有人隔離的訊息,到底這樣的狀況是否適當?
如果當初中央禁止民間搶先發布訊息,是為了保證當事人的隱私權,那現在地方政府同樣屬於公務體系,是否可以踰越中央搶先公布?尤其地方政府搶先宣布,往往被視為是勇於任事,讓中央事後往往只能啞巴吃黃蓮。
防疫有漏洞
這次華航機師的疫情爆發棋實曝露出國內許多問題,包括了機師回國的檢疫場地跟時間,還有出外的種種規範。
不過更關鍵的是,疫苗注射的進度緩不濟急,機師已經是國內少數可以進出國門的人員,風險甚至比醫護人員更高,畢竟國外的肺炎流行率遠大於台灣本土,華航跟長榮比較起來,長榮可以有兩百多人,華航居然只有四十多人。這個落差,加上管理上的問題,都可能變成國內防疫的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