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視窗〉全球電動革命起跑 台灣苦無對策

何其台 2021/04/20 10:56 點閱 3739 次

人類下一個產業革命,可能會發生在那裡?台灣第二座護國神山可能是「電動車」嗎?透過AI、大數據、資訊軟體、電池、馬達技術的整合,加上材料科學突破,台灣的確有機會在電動車場域大顯身手。

雖然半導體產業現在是台灣最耀眼的巨星,但是隨之而來的挑戰亦相當嚴峻,歐美、日本各國無不擔心晶片生產集中台灣的風險,都在積極規劃自建半導體產業鏈,脫離對台灣的依賴,台灣還能維持多久優勢,不能不審慎考慮,應該積極養育下一座護國神山。

特斯拉帶動產業革命

其實電動車帶動的產業革命,已在全球掀起滔天巨浪。特斯拉在華爾街股市迭創新高,分析師一致看好其成長潛力可與蘋果(Apple)匹敵。並將目標價從每股419美元,大幅調升至1071美元,幅度達155%。4月份特斯拉股價已達每股700元左右,仍有相當大成長空間。

分析師認為,今年特斯拉營收將達102億美元,獲利5.04億美元,去年同期獲利1600萬美元,今年第一季全球交車184800輛,遠高於市場預期的168000輛,也打破去年第四季180570最高紀錄。特斯拉快速成長,成為下一個世代汽車產業巨星,傳統燃油車的殞落,只是時間問題。

特斯拉崛起,替美國奠定下一個世代產業革命基礎,萬眾矚目。蘋果汽車也沒閒著,即將接棒,將再揭電動車高潮。場景拉到歐洲股市,另一顆電動車產業新星,正崛起中,德國股市今年打破沈默,指數從13718點,爆漲到15473點,最大功臣正是福斯汽車。

福斯汽車挑戰特斯拉

福斯汽車高調宣佈挑戰特斯拉,未來5年將投資730億歐元,其中350億歐元用在電動車發展。未來10年福斯將生產2600萬輛電動汽車,20年後歐洲將看不到燃油車。

中國補貼電動車不曾手軟,金額高達6760億人民幣,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早已揮軍電動車,現在吉利、小米、華為、百度、阿里,也都高調進軍電動車。

全球產業革命,已然開打,世界各國無不忙著點燃熊熊烈火,搶攻電動車市場。唯獨台灣,政府還沈浸在半夜導體產業鏈的成就中,渾然不知全球正掀起滔天巨浪,產業結構急遽改變中。

政府後覺 企業單打獨鬥

台灣企業界早已嗅到電動車未來6兆美元大商機,鴻海MIH電動車平台,一呼百諾,已有超過1500家相關企業加盟,大家磨拳擦掌,希望不要在人類下一個全球最大的競技場中缺席。

鴻海集團輕金屬材料已打入特斯拉供應鏈,利用鋁鎂合金壓鑄成型,以及半固態射出成型製造技術,提供電動車金屬結構零配件,以及車身底盤產品。

和碩集團董事長童子賢說,全球電動車目前只有小學三年級階段,2026年市占一成,2030年市占3成,在去年新冠肺炎初起,產業鏈價值已高達4兆美元,是半導體產業鏈4200億美元8倍以上,智慧手機5千億美元7倍以上。和碩已經耕耘電動車6年,未來還要再深入追求商機。

台達電積極硏究快充式充電椿,與加油站業者北基合作,將在全台57個加油站,導入充電椿,從管理平台、APP到充電椿硬體完整解決方案,第一次在台灣使用。未來將再積極導入更多電動車規劃。

台灣不可缺席

電動車牽動產業相當廣,其中電池占成本50%以上,已成為世界各國兵家必爭之地,目前鋰電池七成以上由中國生產,美國產量不及全球10%,最近亦警覺進度落後,奮起直追。

台灣去年電動車銷售量約6000多台,只佔台灣汽車總銷量1.3%,比2019年銷售量3300台,成長近一倍,未來發展空間相當大。值得重視的是全球電動車正快速崛起,產業鏈價值大餅正由各國分食中。台灣各上市櫃公司深悉這場翻天覆地的產業革命,正在崛起中,無不積極努力跟上變動的腳步。

台灣要擺脫代工宿命

近年來台灣企業在AI、5G、車聯網、資訊軟體、ICT、微電網,諸多領域已有相當成就,但是可惜的是都是單打獨鬥,到頭來還是只能打入大車廠供應鏈,從事零組件生產,賺取有限的利潤而已。

台灣只有台積電一座護國神山,現在已受全球強權覬覦,紛紛想自建半導體產業鏈,取而代之,政府能不居安思危嗎?下一個世代的產業革命「電動車」已經點燃熊熊烈火,但是,政府的電動車產業發展政策在那裡?

時間不等人,趕快拿出電動車發展策略吧!整合台灣產業優勢,打一場不可缺席的產業革命,不要再放任企業單打獨鬥,是政府當前的重任。台灣有可能再建「護國群山」,端視政府是否有魄力及遠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