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良談影》賀歲片的今與昔

梁良 2021/02/08 09:30 點閱 4622 次

再過幾天,牛年就要到了。每逢放春節假,看一、兩部賀歲片似乎成了影迷的例行功課。以前的賀歲片,照例都是具有強烈年節氣氛的合家歡喜劇,或是讓觀眾看了可以開開心心,笑著走出戲院的搞笑電影。

但近年有點風氣不同,賀歲片逐漸變得葷腥不忌,連打打殺殺的黑幫片、甚至鬼影幢幢的恐怖片都會擠上春節檔期,有些不在乎看電影沾點喜氣的年輕觀眾也會照單全收。其實性質類似的好萊塢聖誕電影近年也出現了「黑色化」的現象,聖誕老人不是帶來歡樂而是帶來殺戮,實在是時代變了。

粵語片首開風氣

說起來,「賀歲片」作為一種特別的電影類型,或準確地說是作為一種特別的電影市場運作模式,應是源起於1930年代開始的粵語片影壇,《花開富貴》(1937)、《添丁發財》(1940)、《如意吉祥》(1952)等「好意頭」的片名總會在過年時跟觀眾見面。

但真正影響到整個華人文化圈並延續至今仍未止歇的電影現象,則是始自40年前的港片。當年,在周星馳出現以前最走紅的喜劇明星許氏三兄弟(許冠文、許冠傑、許冠英),在1970年代中後期憑著《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賣身契》等一連串賣座喜劇建立了龐大的市場號召力。

在1981年,負責發行的嘉禾公司首次將兄弟們合作的新片《摩登保鏢》排在香港農曆年檔期(1月30日)上映,結果大賣了1800萬港幣,成為該年度的香港電影票房冠軍。

創造驚人票房

當年港幣對新台幣的匯率還是1:8,等於賣座高達1.4億多新台幣,放在今天都是很驚人的數字。這使得敏感的片商們嗅到了特殊的商機--將容易獲得觀眾緣的本地喜劇類型跟闔家團聚的年節假期兩大利多元素作完美結合,能創造出比其他檔期更高的電影票房。

翌年春節,香港的三條港產片院線:邵氏、嘉禾和金公主首次進行了「賀歲片」的票房大對決。新藝城公司傾力炮製的賀歲動作喜劇《最佳拍檔》在幕後金主成立的金公主院線隆重登場,直接挑戰兩大龍頭公司的功夫動作巨片--邵氏的《十八般武藝》與嘉禾的《龍少爺》(巨星成龍主演)。

結果《最佳拍檔》遠遠拋離對手,狂收2700萬港幣,比另外兩個對手的收入加起來還要多得多。這一戰建立了「賀歲檔」的江湖地位,針對這個檔期而開拍的「賀歲片」也就源源不斷的推出。

經典賀歲片

其中堪稱經典的賀歲電影有《最佳拍檔》系列、《五福星》系列、《富貴逼人》系列、《家有囍事》系列,和《八星報喜》、《花田囍事》、《射鵰英雄傳之東成西就》、《嚦咕嚦咕新年財》等。

配合著香港電影當年在華人市場的商業強勢,「賀歲片」的觀念也就深入到兩岸三地乃至新馬地區,影響到當地也紛紛開拍本土的賀歲片。

台灣的本土賀歲片熱潮,應是始自綜藝天王豬哥亮「出國深造」之後的復出江湖。他在十年前試水溫客串主演的《雞排英雄》大受歡迎,接著便正式領銜主演《大尾鱸鰻》,於2013年春節上映,創下新台幣4.3億的超高票房,於是豬哥亮便每年都在大銀幕上向觀眾拜年,後來更拍了《大尾鱸鰻2》。

其他綜藝天王也紛紛見獵心喜加入行列,拍攝了《鐵獅玉玲瓏》、《人生按個讚》等賀歲片,加上《陣頭》、《花甲大人轉男孩》等電影,好不熱鬧。但片子多了自然會出現一些濫竽充數之作,有些賀歲片的票房也相當悽慘,想尋找歡樂的觀眾也得眼睛放亮一點慎選影片,才不會看得一肚子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