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減少院內就醫 遠距醫療刻不容緩

呂翔禾 2021/01/28 12:52 點閱 2375 次
北醫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建議政府加速發展遠距醫療。(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北醫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建議政府加速發展遠距醫療。(Photo by 呂翔禾/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台北報導】「後疫情時代,如果要減少去醫院引發染疫風險,就要發展遠距醫療!」28日的數位醫療防疫專家會議上,北醫特聘教授李友專認為,部桃現在的狀況完全凸顯出遠距醫療的重要性,但要有良好的遠距醫療就需要善用大數據與AI,才能進行預防與遠距諮詢。工研院的莊曜宇則建議政府應儘速公開台灣確診病患基因序列,以利國際合作。

遠距醫療成未來趨勢

北醫醫學資訊研究所特聘教授李友專表示,去年醫療學會有像WHO發出建議信,建議WHO要超前部署、利用AI發展預測醫療以及將資料透明化,資料的公開化與共享對於AI、大數據的發展會非常有利,世衛秘書長譚德塞與會時也特別感謝這些重要的意見。

「當初率先與武漢斷航就是透過數據分析得到的結果。」李友專直言,其他國家可能只晚1、2個禮拜與武漢斷航,結果就截然不同,因此透過AI進行事前預測是特別重要的項目,但前提必須要有經過整理的大量資料,這也有利台灣發展遠距醫療,但過去大家都認為台灣地狹人稠,不需要遠距醫療,因此發展緩慢。

但他指出,這次部桃群聚感染擴大就顯示遠距醫療的重要,醫院其實是全世界死亡風險第2高的場所,如果能用遠距醫療取代門診,對後疫情時代的醫療會有很大的改善。他說,AI可以進行很好的預測,像他們開發的「痣能達人」APP,透過拍攝痣判斷是否要就醫,就曾經幫助病友提前發現第0期癌症。

鬆綁健保資料庫

工研院生醫所副所長莊曜宇以英國舉例說,雖然英國確診人數極高,但這也給英國研究機構將病人基因定序的機會,目前英國已將20幾萬名病人的基因定序資料公開提供世界使用,但台灣800多例確診僅有141例公開定序,他希望能加速開放。

他也提到,最近輝瑞等世界10大藥廠都宣布,將自己的資料庫公開使用,在2020年數位科技浪潮下,這也將加速精準醫療等科技的發展速度,基因定序資料庫可以讓研究者了解病毒的受器與不同人種之間的互動關係,而且不只新冠肺炎,其它疾病也可做使用。

莊曜宇坦言,台灣有好的演算法但缺乏公開資料,因此他建議衛福部能鬆綁相關資料使用,讓台灣生醫研究能更與國際接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