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均溫坐二望一創紀錄 明年注意防颱、缺水 (20201222環境論壇-汪中和、賈新興)

醒報編輯部 2020/12/23 08:49 點閱 67898 次

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汪中和(中研院地球科學所兼任研究員)
賈新興(天氣風險公司總監)
文字整理:郭淑鳳

主持人(以下簡稱「問」):今天要回顧過去這一年,台灣跟全球的氣象變化。我們也想推測明年2021全世界和台灣可能的氣候變化。近來許多財經金融分析都會把氣候風險因素放進去,因為環境也相當程度地影響了企業發展。先請賈博士總結一下今年全球的溫度狀況,以及全台氣候狀況?

全球「熱」滾滾

賈新興:去年全球均溫大概是170年來第二高,有機會跟2016年PK,有坐二望一、破紀錄的可能,這是第一。第二,我們除了看1到11月地球陸地溫度上升的幅度都破了紀錄,包括11月單月,或是9到11月、1到11月的陸地溫度都破紀錄。

另外,今年夏天反聖嬰現象出現,讓熱帶太平洋海溫變冷,但反聖嬰現象不敵全球暖化。這是令人擔憂的現象,溫度上升的幅度相當快。如果從區域上面看,今年有幾個地方熱到不行,第一個就是俄羅斯的北部,明顯氣候異常,春秋天的時候也看到俄羅斯的溫度比氣候平均值高非常多,異常的偏暖。

第二是在歐洲,溫度趨勢也異常偏暖,所以在全球區域上來講的話,俄羅斯跟歐洲是最熱的區域。另外,美國加州的森林大火煙霾四處飄散,有人形容說彷彿地獄來臨,昏天暗地。

在地球發燒的情形下,美國西岸加州的森林野火,發生的機率可能也會越來越頻繁。這是總結全球大區域的狀況。

問:謝謝賈博士,光講全球我們就嚇壞了,台灣還沒講到。請教汪中和老師,剛剛講到的溫度破紀錄,而且還可能PK 2016年的紀錄,算是史上第二高的均溫,不出意外,明年或未來恐怕還會再往前破紀錄。如果照暖化的趨勢發展下去,大概會一直不斷創造有新紀錄?

10年內升破1.5度

汪中和:是的,按照聯合國IPCC(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的估計,從2015年起我們的地表平均溫度已經比工業革命的基準值高了攝氏1度,2016跟2020其實都已經到1.1跟1.2度,預計在2025到2030之間,全球平均溫度大概就會邁過1.5度了,這是讓我們很吃驚的趨勢,高溫來得太快也太急,這是我們過去想像不到的變化。

從長期趨勢來看,今天我們碰到的高溫熱浪是人類造成的不幸結果,最近有一個數字可以反映出氣候暖化受到人為效應的影響,超過我們的想像。

科學家把全球每個月的溫度都做了整理,可以看到從1976年6月以後,每個月的平均溫度都比20世紀的平均溫度要高,而且是越來越高,呈現不斷向上成長的趨勢。

所以從1976年6月一直到現在,已經有了534個月,都是熱烘烘的,這在地球歷史上從來沒有過,人類現在真的不斷在寫新紀錄,未來的溫度還會更高。高溫是目前每個國家都要面對的不幸結果。

問:汪老師講到2030就要正1.5度了,我們不是講正負2度C嗎,現在看起來已經非常接近?

汪中和:是,如果趨勢不能緩和的話,未來10年之內就會破1.5度,到2050年可能就要破2度了,這是全球要面臨的很大門檻,所以聯合國秘書長才會大聲疾呼,全世界一定要努力地加速做好,第一是減碳,第二還要設法回收大氣中的碳,不然很難力守2度的門檻。

問:好,再請教賈博士,台灣過去這一年的氣候好像也是在坐雲霄飛車呢?很多不確定的狀況?

賈新興:對,最近大家感覺可能比較直接,特別是在北部、東北部,連綿的陰雨天數持續,日照時數少,讓人感覺非常鬱悶,當然因為下雨天濕冷,感覺比較冷一點點,但是實際溫度以全台灣13個平地溫度站來看,12月的溫度比氣候平均值還是來得高。

台灣「熱」破紀錄

再回到更早之前,從今年1到12月初步的資料看起來,除了4月份全台13個平地站的溫度偏低,其他都比過往氣候平均值來得高。再來,統計1到11月13個平地站的溫度,也破了紀錄,是1947年以來最熱的1到11月。

看起來,12月還有10天左右就會結束,1到12月的全年溫度,現在是史上最高,預測在12月30跟31日可能有一波冷空氣,所以今年全年溫度有坐二望一的機會。

今年比較特別的是梅雨季結束的早,5月20日那一波結束以後,梅雨就結束了,6月開始直接進入高溫模式。第一,台北氣象站連續高溫日數大於35度的熱天數破紀錄,從7月3日到29日,7月份的31天中竟然27天都在35度以上,所以大家7月份的電費應該特別高。

氣溫極端炎熱

第二,全年台北氣象站的高溫日數也破了紀錄,有87天,過去歷史上平均大概就是20多天,也就是說,過去高溫日數勉強有1個月左右,今年超過2個半月,熱的狀況非常極端。

再來是台北歷史上的高溫紀錄,原來是2013年8月8日39.3度,今年的7月24日破了,有39.7度,如果按台北站的高溫排名,前5大高溫紀錄今年就佔了4個。今年真的是非常非常熱。

以溫度來講,今年梅雨結束得早,6月直接進入高溫模式。7月沒有颱風生成,也破了歷史紀錄。

總結來講,先撇開最近北部東北部濕涼的感受,今年就是特別炎熱,熱到連續高溫日數都破紀錄,台北的最高溫也飆上了39.3度。

問:剛才賈博士講的是數據上的台灣,但是從老百姓的感受,這麼熱,顯然有幾個狀況,一個是冷氣,電費很高,第二是熱到已經不知道什麼是冷,我們這幾天,真的很感恩,終於有了濕冷和乾冷的感覺,過去覺得台灣永遠這麼熱,現在終於有點不同,12月才有冬天的氣氛。

剛才提到,今年沒有什麼颱風,這也算是今年的特色。第一,今年用電高,第二,好像沒什麼颱風,我現在講的是老百姓的感受。

有關缺水的問題,似乎因為有梅雨的關係,後面又有點濕冷,缺水的問題是不是沒那麼嚴重?

賈新興:北部東北部的朋友應該感受不到,有網友講說,「快來宜蘭取水吧」,雨下到都滿出來了。其實台灣現在還是缺水的,特別在中南部,應該桃園以南的區域都缺水。翡翠水庫是最滿的。

水情很嚴重

最主要的原因跟今年梅雨季提早結束、7月沒有颱風有關。再來,雖然8、9、10月颱風很多,但是都對我們沒有造成直接的影響,沒有帶來雨量,開啟我們進入乾旱的模式。那麼,現在雨水已經不夠了,未來雨水會不會多?

未來因為反聖嬰現象的趨勢,明年春天少雨的機率也比較高,這也是為什麼中央抗旱的會議持續在開。因為缺水,桃竹苗的水情燈號有可能在月底往上調。明年春耕的農業用水也可能會受到非常大的影響。今年的水情蠻嚴重的,特別是過到明年春天的時候。

問:剛才賈博士提到南北的感受不同,汪老師可以補充一下,今年氣溫的特性,你有什麼感想?

汪中和:第一,高溫真是超乎我們的想像,台北今年達到高溫日標準的天數是87天,將近3個月,這是我們作氣候模擬,預估在2050年才會發生的情形,現在2020年已經提前出現了。

第二就是剛才主持人提到兩件事情,我覺得非常感恩。雖然說我們現在有乾旱,可是乾旱沒有發生在最可怕的夏天。夏天高溫又限水的話,真的就是地獄的景象。我記得在2002,2003年台北乾旱的時候,缺水到一個地步,我們上班的時候不可以帶便當,因為機關說,沒有水給你洗便當盒。

幸好不是夏季限水

所以,今年雖然溫度這麼高、這麼熱,我們用電這麼強,今年夏天居然沒有限水,這是第一個可以感恩的。雖然現在是乾旱的情況,但是力守民生和工業用水還能夠維持,這是很好的。

第二個也是主持人講到的,我們居然還可以有個冷冷的冬天,以台灣的長期趨勢來看,冬天溫度上升的幅度其實也非常驚人,過去很平常的可以降到攝氏10度以下,可是現在已經沒有了。

現在說東北部濕涼,可是也沒有達到強烈大陸冷氣團的等級,還在攝氏13度以上。還有一個冷冷的冬天讓大家涼一下,是值得感恩的。可能再過個三、五年,像這樣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

問:感謝汪老師,從感恩的角度來看,縱使我們高溫,但是乾旱沒有落在夏天,也還有個冷冷的冬天,且都在13度以上,這些都是恩典。

最後一個題目要問兩位,明年的狀況很難預估,天有不測風雲,但看趨勢下去,明年不會變冷,還是會繼續暖化,只是到什麼程度而已,先請汪老師。

提防颱風、缺水

汪中和:明年是反聖嬰年,在反聖嬰的時候春雨會減少,對台灣來說,颱風會是比較大的威脅。每次有反聖嬰的時候,生成的地點會靠近台灣,侵襲的機會也比較大,今年我們度過沒有颱風侵襲的一年,明年可能反過來,壓力會很沉重,一定要事前做好準備。

賈新興:短期來看,預估到明年3、4月的時候,降雨的條件相對沒那麼樂觀,特別是在台灣西半部。在北部、東北部,新北、宜蘭山區那邊,東北季風型態的降雨還是會有,但是我們現在最缺水的其實是在西半部。以短期的氣候來看,剛剛汪老師提到,反聖嬰的影響,春天的降雨相對會偏少,這是我們必須面對因應的,特別是在民生、工業用水上。

農業現在已經作了犧牲,普羅大眾應該盡量節約用水,工業大戶可能也要做好節水、省水的措施,因為現在很多轉單效應,整個科技園區滿單,用水相對較多,應該提早因應。

我比較擔心明年水情的狀況。

問:最後的話題,全球的情況。今年看到澳洲森林大火,暴風雪在美國東岸肆虐,美國加州也有森林大火,這些現象明年不會休停,也許換一個地方發生吧?

極端氣候持續

汪中和:我非常同意,今年全世界衝擊最大的是歐亞大陸,高溫、洪水、強烈的風暴造成影響;美國今年最慘的其實是颶風,今年美國的颶風破了紀錄,風水輪流轉,我相信高溫熱浪會繼續侵襲歐美,對東亞來說,颱風在明年恐怕就是很大的威脅。

不管怎麼樣,氣候暖化帶來的強風豪雨,高溫乾旱,都是世界每個國家都要輪流去面對的。

賈新興:確實,暖化之下帶來的極端天氣,高溫熱浪,還有暴雨、颱風,偶爾來個比較冷的天氣,都還是會在全球各地肆虐,不分國家大小,我們都會遭受全球暖化造成的後果的衝擊和影響。

汪老時也提到,如果從預估的情況,現在溫度上升的幅度比科學家預期的來得更快更急。這是我們必須提早因應的。

呼籲台灣的政府,面對氣候變遷,要有更上位的政策去推動。

主持人:謝謝兩位專家寶貴的意見,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