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健康83.3分創新高 專家:防疫成效佳

臧品安 2020/12/22 15:36 點閱 4535 次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說,COVID-19疫情中,經濟變差者精神健康指數明顯較低,值得政府與精神健康工作專業人員關注。(photo by 臧品安/台灣醒報)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說,COVID-19疫情中,經濟變差者精神健康指數明顯較低,值得政府與精神健康工作專業人員關注。(photo by 臧品安/台灣醒報)

【台灣醒報記者臧品安台北報導】「今年全國精神健康分數平均83.3分創新高,顯示國人心理韌性漸趨堅強!」精神健康基金會22日公布「2020 全國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全台約342萬人的經濟受到疫情衝擊而影響精神健康;而疫情下保持社交距離也讓422萬人產生「孤寂感」;此外,整體健康指數83.3分創新高,顯示國人心理韌性漸趨堅強。

心理韌性增強

楊聰財指出,本年度精神健康指數調查樣本為全台20歲以上成人共1,082位,及格分數定為80分,調查結果顯示,2020整體健康分數83.3分,超過及格分數且高於2018年的82.9分,判斷為防疫成效超越「選總統干擾效應」;本年度整體健康分數創歷史新高,顯示國人心理韌性漸趨堅強,是一件好事。

「約96.4%人認為社交距離重要,可見國人對疫情措施具有共識。」楊聰財說,但 353萬人(22.1%)時常感到其不便性,精神狀況欠佳;342萬人(21.4%)受疫情衝擊經濟狀況,而影響精神健康。他指出,認為疫情措施重要者,精神健康指數較高;經濟影響變差者,精神健康較差;越感覺疫情措施造成不便者,精神健康較差。

維持社交建立歸屬

對於孤寂感調查,楊聰財表示,如2014年趨勢,孤寂感越高,精神健康指數越低;調查結果顯示,每4人就有1人感到孤寂,換算台灣成人人口數,有422萬人有過孤寂經驗,其中待業者、離婚喪偶者、獨居者是形成「社會孤島」的高危險族群,值得社會大眾共同關注。

精神健康基金會董事長胡海國說,COVID-19疫情中,經濟變差者精神健康指數明顯較低,值得政府與精神健康工作專業人員關注。歸屬感可以化解孤寂感所帶來的精神健康困擾,胡海國鼓勵民眾平常多建立歸屬感,建議平時經營三五成群的精健家族(血緣以外的一個家族),有助維持精神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