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分裂或團結 都在一念之間

蔡又晴 / 資深媒體人 2020/11/04 17:20 點閱 4790 次

美國總統大選空前激烈,沒想到居然會有台灣人會因為挺川普或拜登反目,還不只是一兩位,網路上許多自媒體或是網路紅人也是各自選邊,為了川普拜登吵得不可開交,甚至集結到對方的臉書嗆聲,讓不知道的人一時以為,台灣已經是美國的「第51州」。

慣於分裂缺乏團結

在台灣,我們似乎總能找到分邊吵架的理由。從好的方面想,這似乎是在落實責任政治,但是從負面角度想,當我們不斷從各自陣營,再從中去選邊,這樣不是會越分越小嗎?台灣只有2300萬人,到底可以分幾次呢?

如果台灣真的需要團結對抗敵人,已經被切割成無數細小團體的台灣,會不會就像五根手指,沒辦法握起來成為一個拳頭?

選舉是選賢與能,但卻可能因為勝者全拿,讓輸家從遺憾轉為憤怒,這個沒辦法從制度上去做改變,我們不能立法要求人有風度,也不能強迫別人接受失敗。不過我們的確可以從心態做起,至少從自己開始,學習在成功時,不要刺激敗者,也努力落敗時,去多學習成功者的優點。

轉換相處態度

我認識的一家人,家庭中彼此立場迥異,動不動就吵架,最後化解這家人的對立的,是年長的祖母。就在一次晚餐中,全桌人依然吵得不可開交,為的是高雄市長選情,那位八十歲的老奶奶,靜靜地從餐桌站起來,問了一句:「是要跟我快樂吃飯,還是要為別人吵到消化不良,你們想好跟我說」。

接著就轉身走回房間,全家人頓時驚呆,下一餐飯全家彼此約定,不談政治不吵架。沒想到只不過換了個話題,整個餐桌的氣氛頓時轉變,還可以彼此揶揄開玩笑。其實改變的不是我們的立場,而是我們選擇相處的態度。

不安全感造成對立

台灣的確是個危殆之地,夾在美中之間,又不為國際承認,稍有不慎就得罪美中,這些都會積存在心中成為憤怒的來源。加上台灣連年選舉,為求勝負總是殺到割喉地步,這都在一步一步的侵蝕我們的內心。

畢竟大家都沒有安全感,隨時都要跟別人拚得你死我活,在這樣的氛圍下,對立的殺氣自然也是越積越多。那我們是否,試著把我們的眼光從這些殺伐之處,轉向可以匯集我們的愛心之處。

不同的立場仍能相愛

參加一些公益活動,一起幫助弱勢團體,這些都能讓我們看見,就算是不同政黨藍綠,還是可以一起付出愛心。有一次同時兩位好友的喜訊,打開一看,才發現兩人我都認識,但是兩人不但政黨背景不同,過去許多社會議題態度也相左,怎麼想都覺得兩人不會走到一起。

後來一問之下,才知道兩人是在宗教團契當中認識,一起參加敬拜團,後來才彼此相知相惜,也約定不讓政治態度影響彼此感情,最後決定攜手共度一生。

每個人都有政治態度,也不可能說換就換,但是只是你願意去尋找更大的共識,人與人之間也能在競爭當中,彼此相知相惜。台灣是個寶島,我們也該試著,就算有競爭,也能在更大的愛中尋找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