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中國大規模造林的政策在減碳上發揮超乎預期的效果,近來1篇中國與英國跨國的研究報告顯示,中國近年來持續的大規模植林政策,約讓中國的碳吸收比外界想像還要多3成,最被低估的區域是中國的西南、東北部省分,如雲南、貴州與吉林省,不過專家表示,氣候變遷加劇下,中國的減碳仍會碰到很大挑戰。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此篇研究主要由中國科學院與英國愛丁堡大學聯合進行,經過地面與衛星監測,他們發現中國東北部與西南部的造林吸收碳效果比以前預估的還要高35%。中國目前是世界上碳排最多的國家(28%),不過之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演說中宣示中國要在2060年達成碳中和的目標。
雖然習近平並未清楚說明中國要怎麼做,但除了減少石化燃料應用外,也要想辦法讓更多碳回歸「碳庫(如森林、深海)」儲存,中科院大氣物理所教授、論文共同作者之一的劉怡(音譯)受訪時表示,如果習近平要達成2060碳中和的目標,在能源生產與永續碳庫上都要做出很大改變。
此篇論文刊登在自然科學界最頂尖的期刊《自然雜誌》上,中國近年來因為沙漠化嚴重,政府透過大規模植林希望降低沙漠化與森林衰退的現象,並同時利用植林發展造紙工業,此篇研究則觀察到這些新造的森林,以中國西南部為例,就可以吸收3.5億噸的碳,這是中國約31.5%的碳庫存量,而東北部森林則可多吸收4.5%的量。
不過英國的氣候諮詢組織「能源與氣候情報部門」的科學家布雷克表示,雖然可以從此篇研究中更清楚瞭解中國的碳循環狀況,不過這不代表中國、或是人類可以在之後順利達成碳中和的目標,而且以加州、澳洲與俄國的森林大火頻率增加來看,氣候變遷對森林的衝擊已逐漸浮現,人類無法太過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