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鋼琴家好友陳育志邀請下,參加了政大校友合唱團2020音樂會,沒想到看到台上兩位舊識尤子彥與葉慶元,實在是意外的驚喜。好友慶元兄隔天在臉書上分享喜悅,一句「生命很長,合唱很美!」說出我多年心底的感觸。
神采非凡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隔了大半年才回到國家音樂廳,真有「恍如隔世」之感。而且坐在台下,自己也有政大校友身分,除了看到老友們在台上賣力演出,還有年輕的學弟學妹、政大「振聲合唱團」,歲月的痕跡與青春生命力的混搭,激發出非凡神采,更是格外令人感動。
也是因為這場被疫情耽誤許久的現場音樂會,讓我又重溫對合唱音樂的美好感受。尤其是現場聆聽到眾聲和鳴,無論是男女高音、低音,每個人專注虔敬地,卯足勁兒唱出心中最完美的音符,各聲部調和無間,相互激盪,在音樂廳空間中久久不散的聲響,是人生中最美好的片刻。
交響樂VS合唱曲
剛聽古典音樂那幾年,我對人聲比較無感。因此在選擇聆聽的素材上,下意識會避開人聲,包括藝術歌曲、歌劇、神劇,各種獨唱與合唱作品。那個年輕歲月,一頭鑽進大部頭交響曲的世界,貝多芬、布拉姆斯乃至馬勒、布魯克納,交響曲長度一首比一首長,幾個樂友勤於版本比較,樂此不疲。
後來,觸動我心弦的,引領我踏入「人聲」世界的,還是舒伯特。曾經創作過六百首以上的藝術歌曲,被譽為「藝術歌曲之王」的奧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天生有讓鋼琴與人聲完美融合的超能力,以及純淨優美的旋律,總能深植人心,例如他寫給次女高音唱的〈聖母頌〉、〈野玫瑰〉等,無不膾炙人口。
舒伯特D950的傑作
比較少為人知的是,除了藝術歌曲之外,舒伯特也創作過六首彌撒曲等聖樂,六首都是以大調寫成,充分表現出舒伯特的樂觀及積極信仰。在古往今來浩瀚如海的聖樂作品中,舒伯特這六首彌撒曲都有他如天使音符般的獨特印記,如同眾多璀璨寶石旁的六小顆珠玉,即便不是光彩奪目,但清新脫俗,內蘊神光,在聖樂界中仍然占有一席重要位置,尤其是最後一首D950,堪稱是絕美之作。
我當年在初試淺嚐合唱音樂時,舒伯特的彌撒曲就很讓我喜愛。比起巴哈的莊容,韓德爾的巍峨,或者貝多芬的大格局,舒伯特的彌撒曲宛若涓涓細流,很適合入門聆聽。無獨有偶,政大校友合唱團那天也選了舒伯特第三號降B大調彌撒曲,四位獨唱、四聲部混聲合唱,以及小型弦樂、管樂伴奏的編制,都表現得相當精彩。
沙瓦利許版本
說到舒伯特的彌撒曲,當然首要推薦幾年前去世的德國指揮家沙瓦利許,他留下幾份精彩錄音。我曾經提過,舒伯特的交響作品,對指揮家是嚴苛考驗,再加上人聲合唱,能夠將音樂性徹底表現出來,自然練達的版本,絕對是鳳毛麟角,沙瓦利許能夠讓樂團發出柔韌堅實之聲,又能給人聲極佳的空間,當真是稀世珍品。
生命很長,合唱很美,這場政大校友合唱團音樂會,滿載著祝福與感恩的音樂,各種美好的情感交織,讓人會想要一直聽著合唱音樂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