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後備制度比買武器更重要

醒報編輯部 2020/10/15 16:30 點閱 4006 次

美國軍方的研究報告已經指出,美國海軍期待未來海軍船艦的數字必須大幅增加,預計最多達到534艘,包含更多小型水面艦、無人艦和潛艇,這個數字比之前規劃的「2030年達355艘」的目標還多了35%。

在美國的國防預算當中,空軍將花151 億美元採購新式戰鬥機,海軍要花193 億美元用於採購 10 艘新型作戰艦隊(battle force)和無人艦(unmanned ship),美國2020 會計年度軍事預算法案,編列金額高達 7380 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較 2019 年度預算大增 210 億美元。

中美軍備比賽

中國大陸2020年國防預算也不遑多讓,總額為人民幣1兆2680億元(約新台幣5.34兆元),比2019年成長6.6%,約為台灣國防預算的15倍。中國第三艘航空母艦正在快馬加鞭製造,另外的海面大型艦艇也在建造當中,中國的航空母艦造價一艘至少要200-300億人民幣,這些天價的武器讓人很難想像。

台灣夾在中美之間,當然也難以避免國防支出的增加。立法院九月開始審新年度預算,這次國防預算創下新高,編列達3668億元,較去年度增加156億元,約增4.4%。

我國防支出逼近5%

不過還得加計新式戰機F-16V採購特別預算290億元,因此合計達3958億元,如果再加計基金等等,整體約占GDP比率2.36%。就算台灣花了這麼多錢,美國依然覺得台灣支出不足,國防經費至少要達到GDP3%

台灣當然也努力不讓美國失望,美國正在陸續宣布對台灣的新一波軍售,包含MQ-9無人偵查機,岸置魚叉(Harpoon)反艦飛彈。這次軍售的總額約為50億美元(約新台幣1437億元),其中魚叉飛彈約有100枚,預計花費20億美元(約新台幣575億元)。

其他還有「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增程型距外陸攻飛彈」(SLAM-ER)、F-16戰機上的外部傳感器吊艙等。

從防禦型到攻擊型

這麼大手筆的國防支出,買的不只是武器的硬體,還有美國未來的後援,更關鍵的,這些武器將改變台灣的戰略角色,從過去的防守型,逐漸轉化為攻擊型。這些新武器的特點是攻擊範圍已經可以擴及到大陸沿海一帶,大約七十到一百公里,台灣從刺蝟變成了虎頭蜂,台灣要付出的成本也肯定會增加。

這個變化來得很急促,因為許多高價的武器,過去台灣沒有機會買,美國沒有想要賣,但是就在這短短一年,因為中美衝突,導致台灣能購買的武器大量增加。不過這個轉變國人是否有真正的心理準備?國防部是否有真正的規劃?我們真的需要再思考。

後備制度難應急

看看光是後備制度如何推動,民進黨內部就能看到智庫的吳怡農,與退輔會主委馮世寬意見不一,馮世寬甚至用「渣男」這樣不雅的詞彙形容吳怡農。因為變化太快,台灣來不及消化這些突發的國防變化,大家都還沒有頭緒,卻已經要掏錢買大量武器。

國民黨議員徐巧芯前陣子推出了全民恢復義務兵制度,甚至連女性都應該參軍,也立刻激起了許多討論。因為台灣兵源不足的現況,是美國一再表示憂心的國防危機,但是在爭吵一陣之後,國防部出面強調現行制度沒有問題,媒體也漸漸收手。應該說,台灣沒有任何一個政黨真的有提出一個方案,來解決這個棘手的兵役跟後備動員問題。

捫心自問,台灣多了很多新武器,但是更關鍵的基層人力跟動員制度,真的有答案了嗎?再華麗的武器,少了關鍵的人力,其實跟裝飾品是沒有兩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