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肆虐,疫情改變事物運作的方式,在古典音樂界頗負盛名的美國樂評David Hurwitz當起了網紅,自錄樂評上線。好友老皮前幾天在臉書上分享這位老兄最新的「史上最佳馬勒第三號交響曲」,樂友蘇師傅眼尖,發現他點名美國指揮家霍倫斯坦(JaschaHorenstein)是「二流指揮,留下許多二流的錄音」。
赫維茲「大砲」性格
這句話在網路上沸騰,我另一位樂友氣憤地說:「他才是三流的樂評!」事實上,大衛‧赫維茲(David Hurwitz)在美國樂評界資歷甚深,二十年前自己出來獨立開設網路媒體《今日古典》(https://www.classicstoday.com/),算是一號人物。但他是「大砲」性格,評論音樂相當主觀,而且不改其志。
對霍倫斯坦,赫維茲的「毒舌」淋漓盡致,先是說他的馬勒錄音都很爛(名震天下的第三號尚可),後來更說「所有他指揮過的樂團,其演出都是該樂團最差的錄音」。赫維茲的「大砲」性格,否定了一個優異指揮家的成就,我可以理解樂友的氣憤難平,但樂評就是「盍各言爾志」,藝術本就該接受各方面的檢視,似乎也不能說那樣的放砲那裡不對。
技術要求比重過多
吾友老皮乃謙謙君子,他認為愛樂者面對樂評,假設對方基本上是真誠的,那接下來要看的是對方在評論時的標準(criterion),以及這些標準各自所佔的比例。他認為,赫維茲的優點是他評判的標準很清楚,「好球帶也還算固定」,算是樂評界值得參考的聲音,即使他未必同意其見解。
老皮認為,赫維茲對於指揮家技術層面的要求,放的比重太過(意思是把技術面看得太重)。但對老皮而言,技術只要能將演奏者的想法清楚呈現即可,「音樂事件則要鑲嵌在歷史裡才有意義,甚至要和聆聽者的背景與經驗連結,才能做出最適當的評判。」
老皮的觀點給了我很多啟發,我也主張,樂評容許有相當的主觀,但也不能忽略錄音或演出在歷史的脈絡,更不能流於瑣碎的技術比較。以霍倫斯坦來說,他曾是大指揮家福特萬格勒的助手,出生的年代是馬勒發光發熱期,對於馬勒的詮釋,有其獨到之處;例如曾獲企鵝評鑑三星帶花肯定的第三號交響曲,霍倫斯坦以均衡的結構,層次分明的張力,確實有不俗的表現。
臣服於作曲家之下
但另一個角度,我也可以理解赫維茲的批評,相較於伯恩斯坦式的「入心入魂」,霍倫斯坦的馬勒顯得不冷不熱,就像吃過重鹹口味的回過頭來就很難伺候。也許這麼說吧,赫維茲跟霍倫斯坦不對盤,或者說霍倫斯坦無法感動赫維茲。我也有過類似的經驗,去年辭世的指揮家楊頌斯(MarissJansons),無論任何演出都未曾感動過我,即使我覺得在技術上他是一等一的優秀指揮。
有關於樂評,大作曲家西貝流士的一句話可為註腳。西貝流士曾被樂評批評得很慘烈,弟子忿忿不平,他安慰他們說:「不要在意樂評怎麼說。要記得,這世界上只有為作曲家豎立的雕像,從來沒有樂評家的雕像!」西貝流士說對了一半,這世界上也沒有為指揮家留下雕像,無論指揮或樂評,都要臣服在作曲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