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美豬利弊 政府應講清楚說明白

李武忠 2020/07/23 16:49 點閱 2726 次

開放含萊克多巴胺(俗稱:瘦肉精)美豬進口始終是台美貿易談判的一大障礙,加以兩岸關係惡化對美依賴加深,使得蔡政府承受的壓力越來越大。由於國內養豬跟養牛產業規模大不同,且國人多以豬肉為主食,馬前政府採取「牛豬分離」策略,僅開放含瘦肉精美牛進口,影響層面有限。

美豬進口持續施壓

改朝換代後美方希望台灣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壓力不減,特別是在美方力挺蔡總統連任後,這樣的聲量更加急迫,加上台灣內部也有人認為在兩岸關係惡化的情況下,台灣若能與美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對台灣政治、經濟即與其他國家簽訂FTA都會有很大的幫助,大敲邊鼓。

蔡政府迄今仍未點頭同意,讓美方相當不滿,不僅美國在台協會(AIT),美國商會多次直言該議題是台美貿易協議談判的一大障礙,美國國會甚至將不滿寫進對台法案,若兩岸緊張情勢未獲緩解,蔡政府挺不挺得住各界多所質疑。

健康風險疑慮

蔡政府遲遲不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除了時機考量外,主要有兩大顧慮。首先是食安問題;雖然美方堅稱萊克多巴胺對人體健康無害,但是因消費習性不同(豬肉為國人主食且豬內臟等也深受消費者喜愛),國內學者專家及食安團體對美方說法存疑。

事實上美國部分民眾對於萊克多巴胺的食品安全性同樣存疑,且國際間對萊克多巴胺的態度也存在高度分歧(不能證明有害,不等於絕對無害)。這部分蔡政府早已委請國內相關機構及專家,進行其對人體的健康風險評估,應將研究結果公諸大眾,讓科學證據說話,才能說服國人。

肉品競價打擊國產

由於美國豬肉具規模經濟(7千多萬頭)及價格優勢(美國養豬成本每公斤約45至50元,台灣生產成本每公斤約60至65元),若允許大量進口將會嚴重衝擊國產豬肉的市場佔有率及競爭力,損及國內養豬業者生計及對執政黨的支持度,不過台灣生產的豬肉風味絕佳(歐美採打針去勢,台灣公豬一出生就閹割沒有腥味)在品質上具國際競爭力。

儘管有國內年輕養豬業者及企業主強調,只要政府協助他們產業升級並做出品牌及市場區隔,他們並不憂心開放含瘦肉精美豬進口,只是這部分占現有養豬戶比率偏低,且建立品牌非易事,多數豬農還是表達反對之意。

也有國內經濟學者一再建言,可以採取日本模式,即進口美豬可含10ppb萊克多巴胺,但國產養豬則不准使用萊克多巴胺,並且在超市等終端市場,要求廠商標明產地,讓消費者可以清楚作出選擇。

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的美豬進口,不僅是經貿問題也是政治、國安議題,針對上述的疑慮,蔡政府理應有令人滿意的答案。至於該項承諾究竟只是台美FTA談判的入場券,還是簽訂台美FTA的保證書,關係產業的後續發展,主事者卻始終三緘其口,民眾要如何安心?民進黨已全面執政,任何法案均可輕易過關,但別忘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物極必反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