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致命病毒躲在哪裡?

李武忠 2020/07/15 16:07 點閱 2462 次

2019冠状病毒(COVID-19)疫情持續擴散全球前所未見,不僅嚴重危害人類生命(全球確診病例高達1千3百多萬例,死亡人數已超過57萬人),迄今還沒有緩解的徵兆,慘況前所未見,讓人聞病毒而色變。

尤其近日有關動物身上的病毒(如中國大陸豬隻帶原的新型流感病毒「G4 EA H1N1」,養殖蝦類感染DIV1等),可能感染人類的傳聞,更是讓人膽戰心驚,但與其擔心害怕,不如儘早防範(包括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禽畜工作者平時應穿戴適當防衛裝備並注重個人及環境衛生等,。

動物易傳染病毒

這些年全球爆發的養殖及人類疾病(現存人類感染疾病60%屬人畜共通如SARS病毒的源頭果蝠,漢他病毒是老鼠,至少75%人類新疾病感染源始於動物),說明動物跟人類疾病關係越來越緊密,下一個致命病毒來自動物的機率很高,因此對於動物尤其哺乳類疾病的嚴密監控實屬必要,但也不必杯弓蛇影。

由於該工程浩大,需要相當的人力物力,非一國可以獨力為之,因此需要各國通力合作(包括知識産權分享、共同採購新冠疫苗等)並透過資訊透明化共同撐起全球防疫安全網。

病毒出現養蝦場

日前國內有養殖蝦被檢出含有「十足目虹彩病毒Decapod iridescent virus 1(DIV1)」,該病毒2014年首發於中國大陸南方螯蝦養殖場,發病後死亡相當快速,死亡率高達8成以上,有關該病毒出現原因、傳播途徑、傳播方式及離開蝦體後可存活天數均未知,目前並沒有可治療的疫苗藥物,一旦感染處理起來將相當棘手,引發養殖業者緊張屬正常反應。

解決之道應貫徹「預防為主,防重於治」的原則,朝向生態養殖或採取高端智慧養殖模式,透過先進科技建立蝦類綠色產業鏈,朝向綠能產業發展,並嚴格規範所有進口種蝦、蝦苗、生餌等都應該附上健康證明做好境外管控。

還不會傳給人

國內媒體憂心DIV1可能會如新冠肺炎般由動物傳染給人類,也有學者不排除這樣的可能性。該病毒並非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2020表列(Article 1.3.3.)之甲殼類疾病(現有九種),且「非人畜共通」傳染病,迄今沒有會「傳染給人」的證據,讓民眾提高警覺不是壞事,但不應造成過度恐慌,自己嚇自己。

由於人類和魚類的親緣關係遠(與哺乳類不同)生活環境差異大、病原在宿主間的傳播增殖存在天然障礙等原因,目前尚未發現有來自水產品的人魚共患疾病,需持續監控但不宜泛政治化,應讓事實及科學證據說話。

動物、人與環境

COVID-19帶給人類重大損害,再度驗證了動物、人類與環境三者之間相互依存度高,特別是環境遭汙染、破壞後帶來的災難如水災、旱災、颶風、暴雨、大火、非洲蝗災等等,殺傷力不亞於病毒,也會助漲病毒跨越物種的機會。

為此人類想避開下一個病毒的肆虐,不要只追求經濟成長忽略環境保護,應該善待動物(如重視動物福祉(Animal Welfare),符合人道飼養,避免動物藥物濫用等)並積極維護生態系統完整,停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性開發,才能有效因應,生態環境惡化帶來人類生存的威脅與挑戰。

畢竟我們只有一個地球,面對沒有國界的病毒,需要全球共攜手應對,最該對COVID-19大流行負責的物種是人類,問題是我們有此領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