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也許就是現在,你我要面對身體衰老、生病所帶來的痛苦。人只要一生病,自然會失去安全感,感覺自己、周邊都不對勁。更別說是面對腫瘤或其他長期慢性疾病,無論是疾病本身,甚或接受各種治療時所承受的痛苦,都讓我們體會到人生的無常。
透過結構調整和運動,我們不僅調整身體的狀態,同時也在調整心的狀態,讓身心徹底合一。就好像透過疾病的門戶,我們終於看清生命中種種無常,而都可以接受、臣服,甚至願意把自己全部都交出來,交給一個更大的力量。
這麼一來,我們也就自然活在當下。寧靜,也在當下。愛,也在當下。恩典,也在當下。更不用講,喜樂和圓滿也都只是當下。」在身體不舒服時還要做運動,是有訣竅的。相信透過本書所示範的原則,每一位朋友都能親自體會到:妥當的運動正是活絡身體、幫助身體復原的關鍵。
結構調整,其實是簡單到一個地步,而作用超過每個人的想像。我們親自去接觸,就會發現它的原理是意想不到的單純而且直接。只要做,自然會讓人得到舒暢,讓身心回復平衡。
儘管我得到許多朋友的回饋,知道他們只要做,就會有很大的收穫,但是,我也遇到不少朋友,他們還是反映有相當的難度,甚至不知道從哪裡著手。這些回饋也讓我反思,或許是因為前一本書整合的範圍太廣泛,在沒有一個專家從旁引導的情況下,難免讓一些朋友望而卻步。
然而,我還是要強調,結構調整其實是簡單再簡單。這也就是我想寫這一本《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感恩身體的功課》的目的——為這些朋友挪開執行層面的門檻,幫助他們從中真正獲益。
從零開始
在國外,有一系列以「for dummies(傻瓜書)」為名的書籍,範圍從實用的電腦軟體操作,橫跨到一般人可能會認為枯燥艱深的經濟學或物理學等等。
會稱為「傻瓜書」也是在表達作者的用意——將一門學問或專業,用淺白的語言、親切的表達風格、簡明的原理、生動的比喻,讓沒有專業基礎的朋友都能理解,甚至產生興趣,進一步成為專家。
我很喜歡這系列的書籍,畢竟這才是真正踏實的教學——讓本來一竅不通的人,能真正聽懂、學會,從中得到樂趣。
要達到這個目的,作者要先把習慣的專業用語放到一邊,把自己和讀者當成什麼都不懂的傻瓜,一切從零開始。用最平實的白話,完整而清晰地表達一個系統,不光是不讓外行人感到害怕,甚至還要引發他的好奇和興趣。
承認無知享受學習
當然,有些朋友一聽到「傻瓜書」這樣的書名會先愣住。然後,我會看到他突然放鬆,笑了出來。這是很典型的反應:我們在面對一件新事物時,如果能先承認自己什麼都不懂,甚至可以笑自己是傻瓜,不光是能夠減輕學習的壓力,讓我們用放鬆的心情來面對眼前的學習。甚至,學習也就變成是一種快樂的享受。
不過,到這本書最後要定稿的時候,我經過幾番思考,還是不希望有些朋友還來不及接觸就覺得被冒犯。於是,我還是把書名定為現在的《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感恩身體的功課》。
儘管有這些顧慮,我還是希望透過這個書名的經過,將這本書的用意表達清楚:這本書和搭配的影片示範,不是為了讓我們覺得還有一個難度需要去克服,而是希望用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讓我們跟著做,自然愈做愈熟練,愈做愈開心。不知不覺,我們的動作本身,就成為我們自己的結構調整老師。
沉澱身體接受醒覺
此外,我現在接觸到一群有很濃厚的靈性傾向的朋友。他們在追求靈性的同時,往往輕忽了肉體層面的練習和修正。我必須很坦誠地告訴這些朋友,這樣的觀念並不一定正確。
其實,我們大多數人念頭和頭腦的運作過度強烈,以至於所謂的靈性追求,還是在一種頭腦虛擬的狀態裡打轉。甚至,這種靈性的傾向反而讓人變得不踏實。
面對這群充滿善意、想追求靈性的朋友,我的勸告往往和他們所期待的相反:其實,在我們活出靈性的過程,並不是離開身體去追求,而是先讓注意力沉澱到身體。我們落回到最單純的身體意識,注意力才能從紛亂的腦海挪開,而可能真正接受醒覺的觀念。
邊看邊做邊放鬆
我會另外透過影片,搭配這本書進一步說明結構調整運動的原則。《不費力的自我結構調整》以及《結構調整的重點》偏重於解說和體驗。錄製這兩支影片的時候,除了負責攝影的同事之外,其他同事在現場很自然地也跟著一起動了起來。
我相信,每一位朋友只要一邊看,一邊跟著做,不用擔心動作做得標不標準,只要願意跟著一起動,放鬆心情投入,自然能留下一個印象,打開自己對結構調整這個方法的認識和體會。
同時,我也請吳長泰老師針對現代社會的生活情境和需要,設計更單純的動作組合。做這些運動,不需要特殊的場地,也不需要特殊的器材,而是可以配合我們的生活來進行。發呆、看電視、躺著睡覺前、剛起床,都可以做。
這些組合,我將它稱為「感恩身體的功課」。我也請同事配合影片裡的動作,加上適當的旁白與音樂。大家在熟悉動作之後,甚至是閉著眼也可以放鬆運動。帶著感恩的心情,透過輕鬆不費力的運動,為身體和心靈帶來全面的調整——這是我希望這些影片能夠達到的效果。
利用時間感謝自己
《久坐族的結構調整》是配合現代人久坐的生活型態而設計。我們把坐在椅子上的時間,也轉化成運動放鬆和感恩的機會。利用白天工作的空檔,不需要離開座位,只要跟著做,5 分鐘、10 分鐘,很快放鬆肩頸和背部。
回到家後,把握晚上做家事、睡前的空檔,配合地板的動作,放鬆一天因久坐而僵硬的骨盆。這兩個部位的壓力解開,也就為整體結構帶來了回復均衡的空間。
《釋放壓力有效率》則是運用睡前和剛起床的空檔,透過結構調整的運動幫助我們釋放壓力。這一套動作,可以說是最方便的自我按摩,可以很快釋放一整天累積在骨盆、腰部、背部、肩頸和全身的壓力。
如果我們能把握睡前和剛醒來最放鬆的時候,將這些動作作為感謝自己、感謝周邊一切的機會,那麼,面對壓力,也自然更容易回到自己最穩重、最放鬆的狀態去面對。甚至,讓這樣的狀態,成為我們一天生活的基礎。
一套動作消除疼痛
《保護頸椎和腰椎》這一套動作,則是為了幫助長年頸椎和腰椎勞損的朋友。脊椎受傷或結構不穩定的朋友,往往不知道該如何開始運動。
畢竟運動往往會牽扯到受損的部位,可能導致疼痛,難免讓人擔心造出更多的失衡。我請吳長泰老師依照由遠而近、由小而大的原則,幫助這些朋友從比較遠端的部位開始動,經過全身筋膜的連繫,而將這個動力溫柔地帶到受傷的部位,將失衡解開。
很多長年不舒服的朋友,如果能照著這個順序來運動,身體會慢慢打開,很奇妙的是,連原本一動就痛的部位,反而自然會想動。這種重新打開的經驗,會帶給一個人很大的信心和舒暢。試試看,只要有空檔,就可以帶著自己做影片裡示範的每個簡單的動作。
身心靈合一
經過了完整的說明、示範,以及親身的體驗,我也在這一本書接下來的章節,用「練習本」的方式,陪著我們每一位去掌握結構調整運動的變化。我透過《結構調整的重點》影片的示範與解說,幫助大家熟悉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身體的感受,而到頭來,我們就是自己最好的結構調整老師。
這一系列「感恩身體的功課」,我們不光可以把它當作每天規律的練習,更是可以帶著期待的心情來進行——透過這個難得的機會,反轉我們的慣性,體會身體的聰明,甚至讓身心徹底放鬆而合一。
我認為,這是現代人每天最需要的一堂功課,隨著勞累、受傷、老化,身體為我們帶來了一堂重要的感恩功課。
前面提到,除了在《不費力的自我結構調整》與《結構調整的重點》講解並且示範動作的原則之外,在其他的視頻中,我將這些動作安排成 5 到 10 分鐘、最多 20 分鐘左右的組合,方便我們每一天執行。跟著做,就對了。做完了,如果感覺不過癮,可以再重複一次,甚至多次。
每一堂課,我們可以重複練習一週。5 堂課,也就是 5 個禮拜的感恩功課。27 堂課,也就是 27 週長達半年的感恩功課。
感恩儀式融入運動
對剛接觸的朋友,我通常會建議用以下的「儀式」將感恩融入運動的練習。
- 調整呼吸,感謝身體為我們做的服務,感謝身體為我們承擔了壓力,感謝身體現在把不均衡呈現出來,讓我們有機會調整。
跟著影片的示範做運動,也可以守住特別有感覺的某個動作,將這個動作多重複幾次。
感受身體各部位此刻的感覺,謝謝不舒服的部位長期為我們承擔的壓力,謝謝身體其他部位今天的支持,謝謝自己,願意撥出這幾分鐘,讓身體慢慢恢復。
當然,做久了,每一位朋友可能會發展出自己喜愛的感恩儀式,或有自己感謝的話想說。這都是好事,而我也希望大家能這麼做。就像這幅畫所表達的,是每一個動作、每一個經過都受到周遭人事物的照顧、滋養和歷練,我們才有今天。
感恩,帶來感恩。正向的心情,是健康最好的養分。讓我們一起用享受的心,透過這些療癒的動作,對身體、對自己這一生表達我們內心的感激。
做對了才有效率
我在這裡也要提醒一些認真的朋友,結構調整還有一個重點:不見得每次都要做完一整套。假如已經體會到某個動作特別有感覺,可以把影片關掉,就重複同一個動作好幾次,甚至是持續幾分鐘。
前面提過,我會讓有需要的同事在辦公室的地板上做這些結構調整的運動。當然,這是因為人數眾多,沒有時間做一對一的個別幫助。透過這樣的安排,如果看到某個人特別需要某個部位的動作,我可以立即請他停留在那個動作,重複十次甚至百次。這樣子,一方面為他們爭取調整的時間,同時也可以盡早介入,做最有效率的練習。
很奇妙的是,只要做對了,幾乎每一位朋友都會告訴我,光是重複同一個動作,他們就能體會到原本僵硬、甚至凍結的部位慢慢打開了,而為他們省下了生活中接下來各種可能的不便與麻煩。
確實如此,如果做對了,要打開一個僵化的結構,其實並不需要多複雜的動作。反而更多時候是要運用前面提到的「停留」,引發神經肌肉本體感的作用,讓身體的抵抗鬆掉,而可以達到更徹底的伸展,為結構挪出調整的空間。試試看,很快我們就能體會到在單一部位深入的好處。
《最簡單、居家隨時做的結構調整運動》簡介
作者:楊定一
出版社:天下生活
出版日期:2019/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