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電影節系列之三《被遺忘的人生》與《凝視蕾妮瑪莉佛森》的女性

胡幼鳳 / 前台北電影節總監、楊士琪紀念獎主委 2020/06/28 13:13 點閱 2430 次

女人一生最大的渴望是追求圓滿的家庭?幸福的愛情?還是自我成就感?

在戲劇性十足的巴西電影《被遺忘的人生》、花了八年跟拍的挪威紀錄片《凝視蕾妮瑪莉佛森》中,都可窺見女主角窮其一生在追求自我成就感。

姐妹花的遭遇

巴西名導凱里阿努茲在《被遺忘的人生》用通俗劇的手法,描述在1950的保守年代巴西一對姊妹花的故事,姊姊姬達追求愛情,半夜偕水手情人私奔異鄉,與有鋼琴演奏天賦的妹妹尤莉絲一別竟成永訣。

尤莉絲後來遵從父命,嫁給了生活穩定的郵局公務員,但在食之無味的婚姻中,始終不肯放棄去維也納音樂學院深造的夢想,並託人找尋日思夜想的姊姊姬達的下落。

陰錯陽差

姬達愛情夢碎,當她挺肚返鄉求父原諒,卻因敗壞門風被父逐出家門,母親欲阻無力,父並謊稱尤莉絲已赴歐洲深造音樂。姬達誕下一子,自食其力養家,唯一的慰藉就是寫信寄給遠方圓夢的妹妹,還指望將來與妹妹相聚一起生活,但寄出的信如石沈大海。

猶如尋親的肥皂劇一般,姊妹倆儘管生活在同一個城市里約,但總陰錯陽差地錯過彼此。而未放棄音樂夢的尤莉絲,無視於丈夫與父親的反對,終於在當媽媽後,還以第一名考上了音樂學院。

這部電影有不少露骨的性愛畫面,且都以女性為成就男性快感而忍受的角度拍攝,怨念累績爆發,呼應後來尤莉絲以激烈手段向男性沙文主義抗議及反擊的情節。

cari

女性厭食症

而《凝視蕾妮瑪莉佛森》則花八年時間拍攝罹患厭食症的挪威攝影家蕾妮的紀錄片。厭食症自上世紀七O年代中葉開始,就高踞歐洲青春期女性死因的前三名,她們多半因對身材過於在意,不敢進食而飲食失調致死。而蕾妮則是十歲時想讓時間停駐,拒絕長大,抗拒進食而罹患厭食症,終生受此疾病所苦。

十五歲她找到了用鏡頭鎖住時間的魔法,也展現了她不凡的藝術天份,她在希臘拍攝很多難民及兒童的照片,成為時代的紀錄者,知名挪威攝影家、作家莫頓Morten Krogvold盛讚她是具有世界水準的攝影藝術家。

苦痛寫實令人淚下

這些難民和如同活骷髏的她初見時,反應猶如見鬼般嚇得尖叫逃跑,但後來她透過傾聽、交談贏得信任,她不但用鏡頭呈現他們的生命故事,更找到以自己身體說故事的方式。她毫不掩飾地呈現自己的苦痛來幫助別人,當瘦骨嶙嶙的自拍裸照展出時,痛苦與美麗並存的衝擊,令很多人感動落淚。

在TED安排莫頓和她對談時,莫頓問她如果可以選擇身體健康如常人或是成為藝術家,她會選擇哪一樣?她毫不猶豫地選擇要成為藝術家,她因車禍後身體日衰為病所苦,在去年10/22去世,得年33歲。

兩部類型不同的影片,卻不約而同地描述女性追求自我成就感的成長經歷,如泣血杜鵑般,總是充滿荊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