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童照顧 需校園安全網協助

陳是祈 2020/06/24 20:46 點閱 8878 次
透過學校完善的照護機制,讓慢性病童可以學會自我照護,與疾病共存。(Photo from網路截圖)
透過學校完善的照護機制,讓慢性病童可以學會自我照護,與疾病共存。(Photo from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陳是祈台北報導】全台7到15歲學童中,有5萬多名有氣喘問題,有7000多名有心臟病,且每4位就有一位有肥胖問題。國民健康署24日與教育部國民學前教育署合作,舉辦「校園慢性疾病防治及推廣」記者會,為了訓練慢性病學童自我照護、與疾病共存,以及提升同儕對慢性疾病的認知,非常需要校長、教師和校護與家長共同推動慢性病防治模式。

讓學校成為守護網

慢性病防治組科長李惠蘭表示,慢性病學童常需請病假,急性發作也需要到保健中心休息,這會影響學童的學期成效及同儕關係。

國健署署長王英偉表示,推動校園慢性病防治模式,目的是讓孩童養成照顧習慣和生活習慣。目前全台已有17所中小學導入照護模式,成功幫助645位慢性病童,減少孩子每個月在校發病次數,以及減少每學期的病假天數。

仔仔(化名)是先天性糖尿病患者,雖然在家有媽媽可以幫忙測血糖以及注射胰島素,但是在學校照顧不及,一般教師若沒有受過訓練,不能代為注射胰島素,遇到很多困難,甚至曾被幼兒園退學。

提升學童認知

直到小學轉學到對慢性病管理系統較為成熟的學校,與學校護理師密切合作,家長也和教師、行政人員開會,共同討論為仔仔提供完善的照顧計畫。校護和仔仔玩耍,建立信任感,進而逐步訓練仔仔學習自我照顧。

全國校長協會榮譽理事長薛春光表示,在校園推動慢性病防治模式,最終目的是讓病童未來可以過正常生活,與疾病共存,也鼓勵學校可以透過「學習」和「活動」兩方面,不但讓慢性病童知道如何應付突發狀況、自己照護,也提升其他學童對慢性病的認知,甚至讓同儕之間互相幫助。

c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