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邱吉爾或許曾是種族主義者,但後來他也改變自己的態度。」近來的黑人民權運動潮,讓大家開始起底各個歷史人物。曾率同盟國對抗納粹軸心國陣營的前英國首相邱吉爾,曾有公開發言批評種族、放任殖民地印度旱災肆虐,造成數十萬人死亡的饑荒而廣受到批評。不過歷史專家也認為,邱吉爾雖然犯過錯,但他也有修正,不能直接概括他就是種族主義者。
曾為種族主義者
根據《英國廣播公司》報導,過往大家對邱吉爾普遍的印象是過人的意志力與他動人的演說(當然還有他暴躁的脾氣、愛抽菸喝酒),不過隨著近日從美國延燒至全世界的黑人民權運動,當初帶領同盟國抵抗打著種族清洗名義的納粹德國的英國前首相邱吉爾,也遭到起底是個種族主義者。
埃克塞特大學歷史系教授托伊分析,邱吉爾身前曾說過他不喜歡中國人,還曾批評印度人像野獸一樣,而非洲人的智商只有小孩子等級,這些言論可以看出他確實曾是種族主義者,不過後來二戰不分你我、共抵納粹的團結氣氛,也讓他態度轉變,也曾公開宣稱他放棄「白人優越論」。
需探討時代脈絡
許多印度人則批評,向來反對印度獨立、甘地的邱吉爾,在旱災發生時竟指使殖民官囤積糧食,並優先留給當地的歐洲人,造成後來死超過300萬人的孟加拉大饑荒(當時孟加拉尚未獨立,仍與印度同屬殖民地),不過托伊則認為,邱吉爾並沒有想要透過旱災饑荒,對印度人進行種族清洗。
寫過邱吉爾夫人傳記的知名英國作家普內爾也說,邱吉爾當初已忙於指揮歐戰、分身乏術,再加上戰爭的緊急狀態,囤積糧食也是不得已的行為。英國境內威爾斯人則認為邱吉爾1919年對他們的礦工大幅鎮壓,也有種族主義色彩。但普內爾也提到,當時《每日郵報》批評邱吉爾處理礦工暴動的態度軟弱,後來硬起來是因為政治考量。
因此他們認為,雖然邱吉爾曾經是種族主義者,不過他後來的態度都有調整,因此不能直接粗暴的認定他就是種族主義者,「我們要記得的是,當初納粹已經全面席捲歐洲、與蘇聯簽定《互不侵犯條約》時,邱吉爾是全歐洲唯一挺身而出的領導人。」普拉爾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