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的戰火 公共、私人難界定

陳是祈 2020/06/02 14:43 點閱 3599 次
社群平台究竟是公共空間,還是私人論壇?版主的權力究竟可以上綱到哪裡?(Photo from網路截圖)
社群平台究竟是公共空間,還是私人論壇?版主的權力究竟可以上綱到哪裡?(Photo from網路截圖)

【台灣醒報記者陳是祈綜合報導】川普與推特的戰火,揭露社交平台長期面對的爭議:若社交平台是公共論壇,無論何種言行都應當受言論自由保障,但恐怕會讓不當言行四處流竄;若將定義為私人論壇,就應當受論壇規範限制,但規則可能會因私人利益而無限上綱。

公共空間:自由無限?

富比世》曾談到,2017年多名推特用戶因被川普封鎖而訴諸法院,認為川普不該把推特當成可以自由暢談的公共空間。沒有社交平台之前,人們會在實體公共場所自由闡述想法。然而因為社交平台的崛起,不只是平民,名人和政治人物都開始轉向在社交平台發言。

若社交平台被定義為公共空間,任何發言都應受到美國憲法修正案第一條對於言論自由的保護。《華爾街日報》報導,法院曾裁決維吉尼亞州政府的臉書專頁,不能因為網友貼了他們不喜歡的東西,而動手刪除或封鎖用戶。

然而報導擔心,若是將社交平台定義為公共空間,是否往後任何訊息,包括暴力等不合宜的訊息,平台本身都將無計可施?

私人空間:規則誰定?

推特或者臉書是私營科技公司,而公司理應當對經營的版面祭出管理措施。1996年,美國通過通訊規範法案第230條,讓社群平台不必為使用者的言論負責,且社群平台有權力刪除使用者上傳的不當內容。當川普的推特遭推特標註為假消息後,他簽署的行政命令,試圖限縮社群平台的此一權力。

然而私人論壇的規範是否公開透明,是否可以做到完全公平無私,也引發質疑。《富比世》認為,人們忽略了社交平台背後本身出於私營,並非從公共利益出發,若是讓「版主」的權力無限上綱,難保會有引導輿論甚至改變政治風向之嫌。

川普VS推特(版主)

對於政治人物的挑戰,不同的社群媒體也有不同的應對。推特選擇主動出擊,然而臉書則秉持不該介入政治衝突的立場,認為應該讓用戶自己查明真相,不是由公司插手規範。

紐約時報》報導,曾在2000年創立社群平台MetaFilter的麥特認為,社群媒體長期以來,就是創立平台的版主與不斷挑戰底線的網友對峙,爭的不只是規範的公平性,更多是爭奪話語權。若是版主退讓,網友恐無限上綱;但版主過於強勢或規範不合理,也會侵害言論自由。

car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