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間經濟不如永續經營

蔡孟峰 2020/06/01 11:12 點閱 2445 次

疫情開始以後,各種消費市場瞬間降溫,如今疫情稍緩,因為防疫有成的「防疫五月天」成了觀光大使,以鼓勵防疫新生活的理由在各縣市趴趴走,所到之處都被朝聖人潮擠得水洩不通,瞬間也帶動了地區的消費活動,但這都只是短期的效果,縣市政府更應該思考的是如何協助各行各業恢復往日榮景才是正途。

台灣各行各業在這100多天以來,都受到疫情的衝擊,上週指揮官陳時中在記者會上宣布,6月7日將實施防疫措施全面解禁,民眾將回歸正常生活的消費習慣,也有許多的行業開始訂定下半年兩季的消費成長,而在這百業重新起步之時,各界猜測會出現「報復性消費」。

報復性消費也可稱之為「補償性消費」,疫情過後消費就會開始熱絡,是民眾藉由消費紓壓、回復心情的方式,但這也算是種「瞬間經濟」行為,等到回復正常生活一陣子,消費也會跟著理性,即使目前政府打算要推出振興消費券,但在有效期間,消費券用完了還是會回歸平常性的消費方式。

疫情輕重影響消費意願成為正比,在疫情稍緩以後,會出現一波爆發式的消費成長,但以損益平衡的概念來說,這都不會維持得太久,短暫性的影響也難以回收疫情期間的損失,民眾勢必要先能夠權衡現實再做理性消費,而各行各業也要回到正軌的復工生產和新的行銷模式,才能吸引客源永續經營,政府紓困振興更要及時挹注才是發展經濟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