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林祐任台北報導】「農田水利法草案不是改制成公務機關,而是被整個沒收!」立法院6日召開農田水利法草案公聽會,前台南縣長蘇煥智認為,水利會先於中華民國法律存在300年,不能任意收歸國有。然而宜蘭和屏東農田水利會卻反駁,因長期不堪虧損,加上沒有公權力,執行業務窒礙難行,才會期望能改制成公務機關。
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綠營人士公開表達反對的聲音,包含民進黨立委黃世杰、曾為民進黨籍的蘇煥智、民進黨前立委陳昭南,也有水利會成員不諱言自己是民進黨籍或民進黨支持者,如桃園農田水利會長黃金村。
不是改制而是沒收
「農田水利法草案不是改制,而是沒收!」前台南縣長蘇煥智直言,可追溯至明清時代的水利會,先於中華民國法律存在2、300年,是保存先民開拓史的文化資產,不能因公法人的地位,便任意立法收歸國有,應經過全體水利會公民投票同意。台中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吳呈賢指出,台鹽、台酒等國營事業正走向民營化,水利會卻開歷史倒車。
建於清朝乾隆年間的瑠公圳,原用於灌溉今台北市東側松山地區的農田。(Photo by Wikipedia)
民進黨立委黃世杰也持反對意見,他認為水利會雖有公法人地位,但沒有改變私有財產性質,「慣行」都以民事法律關係理解,呼籲農委會應下鄉跟農民溝通。中華經濟與金融協會副祕書長曾志超則質疑,農田水利運作需要高度經驗和知識,考試出身的公務員能夠因應氣候變遷等挑戰嗎?他擔心恐淪為「250萬實習生」的政治酬庸。
沒錢水利會想改制
「有錢的水利會不想改制成公務機關,沒錢的不改制也不行。」宜蘭農田水利會會務委員胡燦堂直言,宜蘭水利會恐在7年內破產。屏東農田水利會前總幹事黃建旺也坦言,水利會因沒有公權力,不但各種業務遭到公務機關卡關,對妨礙水利會運作的案件也無能為力。
「水利會過去的財產糾葛不清,以後怎麼管理比較重要。」白冷圳協會理事長徐炳乾表示,與其糾葛財產權問題,不如依國家發展需要重組水利會,政府還可發展鄉村水利文化的旅遊。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指出,水利會曾將水資源賣給工業使用,間接導致工業廢水灌溉農地,對此政府應以公權力有效管理。
農委會副主委陳添壽則強調,水利會原有員工權益的保障都在草案中明訂,不會因改制而損失福利;對於水利會的資產,農委會也將設立特別基金,專款專用專戶管理,並以政府預算撥款挹注;至於公權力的使用,陳添壽期望藉由改制為公務機關,能更有效率利用水權,民眾的意見也將納入細則中規範。
....................
本報秉持「平衡多元,深度報導,精簡閱讀」的建設性新聞精神,在媒體中獨樹一格,支持「良幣」有助家庭、社會、國家更美好。每日10元訂閱實體報或電子報,或捐款(可抵稅)支持。https://www.anntw.com/subscri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