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NASA臂助抗疫 花37天研發出武漢肺炎專用呼吸器
https://www.cna.com.tw/news/ait/202004260218.aspx
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官網本週宣布,南加州NASA噴射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的工程人員開發出一款名為VITAL(全稱Ventilator Intervention Technology Accessible Locally)的呼吸器裝置,有助因應傳統呼吸器供應量有限的問題,把傳統呼吸器保留給極度重症患者。
比起傳統呼吸器,VITAL製造速度更快且更容易維護,零件也少得多,許多零組件生產商都可透過既有供應鏈取得。此外,VITAL設計彈性,代表可加以改裝,適用於設在全美與全球會展中心、飯店和其他場地的臨時醫院。
回應:美國的福特汽車也在生產可重複使用的防護衣,相較之下,台灣比較少企業在疫情期間生產防疫的科技產品,可能是規模不大,即使有也難以量產,政府除了紓困,也應該獎勵這些開創新局的企業。
2.主責紓困 龔明鑫拜會受疫情衝擊婚紗代表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76370
業者表示,今年三月最慘澹,公司營運開始出現問題,尤其資金調度一度出現危機。因為每月房租約30萬,加上人事成本40多萬,每個月開店就得燒70多萬。除了少了國內拍婚紗營收,主要是來自海外收入銳減、影響最大,過往每年會出國辦婚紗展,一年約12場,每場營業額約4千萬。疫情爆發後告吹,另外每年有2萬對新人來台拍婚紗,如今入境管制後,粗估一季損失達上億元。
回應:婚紗業者短期內無法出國,收入銳減,長期來看由於經濟疲軟,結婚人口可能也會減少。行政院願意走出去接觸普羅大眾,動機是值得肯定,不過紓困也應符合多數人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