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工作跟生活難區分、跟同事溝通有障礙,即使在家上班也不快樂!東京慶應大學近日的調查指出,在家工作者中,有3 成認為這對身心健康造成影響,主要理由是工作跟日常生活無法明顯區分、沒有足夠運動時間,線上很難跟同事溝通工作細節。主導調查的山本教授建議,事先規劃行程表,可以減少在家工作的焦慮感。
根據《福斯財經網》報導,日本因為疫情擴散,東京許多公司也安排員工在家上班。由慶應大學的研究團隊在3月26日至28日,對8475位年齡橫跨20道64歲的上班族進行調查,其中有21%表示在家工作,裡面又有一半的受訪者坦言是為了因應新冠肺炎疫情在家上班。
在家工作者中,有35%員工表示在家上班讓他們心情比以前在公司上班還要差,50.7%表示沒有差別,僅有14.3%的受訪者認為在家工作比較開心。反應比較差的理由主要有三:41.3%的人認為在家工作不容易跟日常生活分開,39.9%的人認為在家工作會壓縮運動時間,而39.7%的受訪者則表示,在家上班很難跟在公司的同事溝通。
慶應大學的山田教授受訪時表示,如果將個人生活與工作搞混,工時恐怕比以前更長,在家工作反而會比出去上班還要累。因此他建議如果被公司要求在家工作,要設立行程表,規劃工作、與上級聯絡的時間,才不會因為長時間悶在家裡感到心情煩躁。
《波士頓環球報》提到,疫情是短暫的,但是長期下來,無論是在家隔離的民眾,或是身處水深火熱的醫護人員心理壓力都很大,在疫情趨緩後,最重要的就是針對人們的心理健康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