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生育率」及「少子女化」已經囚禁大學的發展、窒息教授和教育多年了。甚至,大學領導者經常用「失真」和「失貞」的邏輯提醒教授:「沒有學生就沒有收入,教授飯碗可就不保了,夢想再多也都沒用」。
最近,大學為了求生存,除了專心「抗疫」外,也是需要全心「招生」。因此,不同的論述就出現了,「先求生存再求發展」;「有的學校求生存,有的學校圖發展」。
殊不知,大學的生存與發展,其真正危機在於「失真」與「失貞」。「失真」闡明了大學漸漸失去原本的社會使命、創立異象和教育天職;「失貞」讓我們警覺於大學的教育服務和產學研發,已被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的規模經濟、所引領和操控,失去了大學本身應有的倫理操守和格局美德。
善治及創能治理
大學是一個很特別的教育殿堂,孕育了人類發展、智能發展、人才發展、社會發展和國家發展。大學善治植基於明白設立University 的典範思潮和深耕細作。大學是一個以教育(Education)、學術(Academic)和智識(Intellectual)發展,促進社會良善進步的知識殿堂。
大學本質和宇宙(Universe)有關,啓發師生、學習者和社會大眾觀察自然定律、宇宙秩序和社會發展趨勢,擴展人民的生命境界和心靈自由,提醒人類經營保護共同財富,並思索尋找宇宙的真理。
大學成了事業發展體
這些典範原素、原理和原由若任由「招生」、「評鑑」、「排行榜」等市場經濟思維主導的教育交易、教育創新、競爭力策略、生存資源爭奪;那麼大學將活在「惡酵」的病毒中。大學已不再像是為人類共創美好福祉的「共享資源體」;大學愈來愈像是一個求生存的「事業發展體」。
大學的教育內容、宣傳方式、學習方式、師生互動、師徒共學、管理制度、評鑑制度、証照考試…已徹底被商品化、潮流化、市場化、產業化、科技化、網紅化、多元化。唯「利潤」(Profitability),而非「共榮」(Prosperity )是圖;高擧「向上移動」(Upward Mobility)的競爭攀爬,而非「向下移動」(Downward Mobility) 的捨己服事;高談濶論「量化指標」(KPI)的求生存嘴臉,而看不見對「真理」的謙卑渴望。
教授失去榮譽與操守
「大學社群」好像是「群聚感染」或「社群感染」了一種莫名的「失真、矛盾、混淆的無奈感」。舉例而言,為了評鑑,聘任大學教職需具「哲學博士學位」(Doctor of Philosophy),殊不知這位擁有「Philosophy」的博士頭銜,其真正表明的是「熱愛真理」。
大學老師都非常在乎教師職級的升等,殊不知「教授」(Professor)職銜像徵一個人很真誠的在「宣告」(Profess) 堅守什麼價值、立場、真理;而我們的教授已漸漸失去這種的榮譽和操守了。
遭市場所主導的困境
若生意人說No Money(沒錢) No Talk;那麼,公務人員也可以說No Budget (沒預算) No Talk;那人民更可以說No Power (沒有權利) No Talk;最糟糕的是,若大學也跟著說No Grant (沒補助)No Talk;那麼大學就開始「失能」了。大學的「失能」在於「失真」,失去他的純真使命;「失貞」在於被市場經濟法則操控主導了,而流露出濃濃的市儈氣。
若大學善治「失能」,它又如何在當地需求和當代困境中,去為人類創造美好的可能和真實的動能呢?其實,大學本身就是一個豐富的資源體;一個能夠支撐社會清純發展的資源網絡;只是我們已不小心群聚感染了「No Grant No Talk」的「失能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