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林意玲(台灣醒報社長)
與談人:林火燈(前證交所總經理、福邦證券董事長)
龔天行 (前富邦金控總經理、台大兼任教授)
記錄與整理:陳是祈
主持人林意玲(以下簡稱「問」):今天討論一個非常重大的議題,就是美國聯準會連續做了三波大幅的降息,在3月3日FED降息2碼,15日又無預警降息4碼,到了23日,乾脆宣佈第二波的寬鬆行動,我們可以看見美國這個超級強國,在這一波的疫情中間所表現的快狠準。
這次極大的降息,基礎利率調到幾乎為零,也包括啟動7000億美金的量化寬鬆政策。美國是全世界的重要龍頭指標,她都這麼做了,其他國家到底要怎麼跟進?先談美國FED的3次降息動作,看起來似乎沒有非常神效的市場刺激效果。
貨幣政策不是特效藥
龔天行:其實貨幣政策在這次的經濟危機,或者黑天鵝事件當中,僅扮演維持性的效果,並不是特效藥,因為這次的疫情可以說是直接打擊實體經濟,不只是打擊金融市場。在整體經濟上面,只用貨幣的手段,不太容易把整體拉起來的,只是讓它不要再掉太下去的一種維持手法。
財政政策還是非常重要,這也是為什麼FED採取了這麼大的動作,但是美國從股票市場來看仍然在跌,因為財政政策,川普政府提出的紓困方案從8000億一路到最後定案的2兆美元,但通過前在國會卡關數日的原因,是因為民主黨認為這個紓困法案對於企業的限制是不夠的。企業拿了政府的錢,應該要有一定的規範與限制。
注入流動性
問:剛剛龔老師提到一個蠻重要的,如果這種所謂的貨幣政策,對於實體經濟沒有絕對或立即的功效,難道FED不該這樣降息嗎?不該量化寬鬆嗎?或是說市場上不應該對它期待太高?
龔天行:這絕對應該做!因為在這個時候,金融市場或者任何一個市場都永遠是被「貪婪」跟「恐懼」交互作用。現在就是恐懼的時候,當恐懼時,大家都要拿現金,這個時候整個市場就會混亂,因為大家都要拿現金時,市場上並沒有這麼多現金,所以這時候FED的確是需要大量印鈔,讓現金注入市場。
用最簡單的、可以讓大家理解的方式就是印鈔票,但其實真的不是印鈔票,不是開印刷機,是FED用各式各樣的手段,把所謂的流動性注入市場,現在所做的也就是這個事情。
現在市場已經慢慢有一點恢復了,怎麼看呢?就是原來美國的長期公債利率一直往上飆升,飆升好多天,原本在上星期五到星期一都是下降。
問:請教林董事長,怎麼看美國這一波,應該說三波,量化寬鬆跟降息行動?
中小企業需要現金
林火燈:你看這段時間,其實很罕見,股債、石油、黃金通通下跌。這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就是大家都要現金。所以我覺得FED或者我們央行做這事,都可以理解,但關鍵就是,只做這個是不夠的。
他們做了很多的所謂的紓困,譬如說沒有上限,沒有上限是什麼意思?公債,連公司債他都買,地方債也買。接下來就要去挽救這些中小企業,要給特別的貸款度過難關;大企業則鼓勵他們發展,包括剛剛講那個振興的法案。
我們如果看其他國家,德國也是很類似,8700多億歐元的大手筆,所以從金融的角度來看,量化寬鬆可以理解。但是我們要強調的是,光量化寬鬆也可能還不夠。
量化寬鬆就是大家需要現金,所以你手上要有足夠的現金,但企業現在活不下去怎麼辦?一定要能夠讓他活得下去,所以要幫忙維持信用,讓貸款比較能夠拿得到。大企業這方面比較沒有問題,他們籌資的方式比較多元,例如發債,類似像這樣的方式,可能比較有效果。
問:其他國家如何因應美國的聯準會一波又一波的降息行動,然後我們應該怎麼做?
世界因應美國做法
龔天行:美國的利息降下來後,其他國家是不是也有被迫跟進,當然是如此,以台灣來講,因為臺幣匯率基本上還是緊盯美元,美元在降息的時候,台幣也有降息的壓力。
當然,台幣的利息現在已經是相當低,從這個角度來看,央行降一碼,並沒有太大的刺激作用。就以台灣房屋貸款的利息來講,大概現在是在1左右吧,1.5左右,不到2。
所以說如果說再降一碼,也許降到1,其實1.5對於消費者來講,一個月能減少的負擔真的很有限。所以說,已經這麼低利的環境之下,再降息其實幫助不大。
利率政策其實是一種宣示,表示說我會保持一個非常寬鬆的貨幣市場環境,真正重要的是市場所釋放出來的流動性。利率相對來講,是一個比較宣示性的政策措施。台灣的話,楊金龍(央行總裁)有提到,會保持一個寬鬆的環境,我想這是正確的作法。
問:所以您覺得央行降一碼足夠了?
紓困應加大力道
龔天行:不是說可以了,要看是否在這個貨幣政策上面,雖然已經用降一碼來表示「有在做」,宣示的聲音是否可以再大一點,要擴大信心喊話。財政政策方面還是寄予更大的厚望,以目前現在所宣布的規模還是太小。
問:再請教龔老師,您是銀行界,或者應該說是財金界出身。在銀行經營上,其實過去就很慘了,現在利息一低,油水完全沒有了?
龔天行:銀行在低利率環境本來就是經營相當的困難,臺灣的歷史也早就有很長的時間處於低利的環境,能有不錯的獲利,主要靠手續費的收入,以及信用成本比較低,也就是吃倒帳。這個數字比較小,跟台灣整體經濟環境有關係,基本上是穩定的環境。
現在疫情產生經濟衰退,吃倒帳的機率會增加。這會是非常沉重的負擔,但是從兩個角度來看,金融海嘯之後,全世界銀行,包括臺灣資本的實力都增加了,即使是在第一波的信用成本,吃倒帳吃得比較多的時候,資本額是能夠承受的。
但是我也只敢說第一波的影響可以擋得住,如果經濟衰退變成大蕭條,然後持續比較長的時間,任何銀行都擋不住的,絕對需要政府站在後面撐住。
低利不一定有利企業
問:FED為什麼要這樣降息,其實是希望能夠提振股市,林董事長是資本市場的專家,要不要談談包括美國在這樣的降息行動,包括量化寬鬆,台灣也降了一碼,對股市投資人或是股市有什麼樣的效果?
林火燈:我覺得如果純粹只是做降息的話,當然對股市會有一些影響,但影響很短暫。真正對股市的影響,還是要回到基本面。如果經濟的情勢沒有好,光股市要好的話,其實是不可能持久,所以回回頭的關鍵還是在這樣一個低利的環境,到底對經濟會產生什麼影響?
現在企業到銀行去貸款大概0.8的利率,房屋貸款1.5,所以再降,其實對負擔影響不大。我們還是要肯定央行,有2000億對中小企業的貸款,畢竟台灣是以中小企業為主,要幫他們度過的可能不是降一碼二碼的成本,而是現在根本撐不過去,這才是關鍵。
利息低反而不好貸款
還有就是長期低利的環境,到底對企業是好,還是不好,這很弔詭。理論上,我們把利率降下來,銀行的貸款、企業貸款這麼低,所以營運成本低,但是可能大家都忽略掉了,從銀行的角度來看,如果利差這麼小,要承受每一個貸款的風險高,就要謹慎考量。
所以利差越小,大家對信用的風險會更在意,中小企業要取得貸款就更困難,是一體兩面的事。
不能一味的相信好像提到低利就是好。這段時間所做的是宣示,不管是象徵也好,或是實質上對大家取得現金有幫助,最重要的政策要出來,讓經濟活動增加,經濟成長率可以起來,企業才可以活得更長。將來利率還是要回來,長期的低利環境,我還是覺得是毒藥,
龔天行:利率這麼低的時候,因為銀行已經賺不了什麼錢了,他就只敢放給信用最穩的。換句話說,小企業、微創企業反而拿不到錢。
林火燈:所以剛剛說的那些振興方案、紓困方案是必要的,這也是為什麼說力道可以再大一點。
培養金融投資人才
問:針對普羅大眾,利息這麼低,最慘的就是一些靠利息生活的部分退休人士,所以利息低,企業也不見得就因此就多賺,能多借到錢。對民眾其實影響更大。人們因為利息的降低,不但不能獲利還會受害,因為我們台灣儲蓄率一直非常高。
林火燈:我在幾個月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談到,臺灣已經不是靠工廠賺錢的經濟,台灣雖仍然是很重要的製造中心,但是台灣更要變成一個要靠錢來賺錢的國家。所以我們必須要培養一些能夠在全世界做金融投資的人才。
非常可惜,我不曉得是多少年以前做的決定,讓國外的基金公司可以到台灣來拿臺灣的儲蓄,但是不需要在台灣設立基金管理的能力,在台灣叫做「指定銀行信託」的基金。例如,在盧森堡的基金公司,人都在歐洲,發行一個基金在盧森堡註冊,但他可以到臺灣來賣,且不需要在台灣設立一個
基金投資的團隊。
培養操盤能力
台灣現在可說是全世界的基金大國,但是沒有培養出自己的操盤能力,這是非常可惜的。雖然已經晚了,但是我們應該試圖在這塊上面努力,因為台灣是一個超額儲蓄的國家,我們的錢一定需要到全世界去投資,需要培養在全世界投資的能力。台灣現在這樣子的人才太少。
林火燈:臺灣是製造業大國,我們不能輕忽我們的技術,即使是一個OEM(代工生產)的廠商,看看現在的台積電,全世界不能沒有台積電,所以我們是製造業的王國,但是我們的金融業很可惜被限縮。雖然資本市場的首要的任務是支持這個實體經濟,但是台灣發展到今天,金融本身也是一個產業,要把金融當作產業到全世界去競爭。
我們過去金融法規束縛太多了,我覺得非常可惜。另外,我想對普羅大眾來講,低利的時候,怎麼透過金融市場的這些產品,去累積自己的財富,這也是很重要的議題。光靠現在的定存1%絕對沒有辦法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