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小恐龍出土 體型僅蜂鳥大

呂翔禾 2020/03/12 10:40 點閱 4147 次
科學家發現目前有史以來最小的恐龍,對於重建演化史又邁向一大步。(Photo on Wikipedia)
科學家發現目前有史以來最小的恐龍,對於重建演化史又邁向一大步。(Photo on Wikipedia)

【台灣醒報記者呂翔禾綜合報導】恐龍體型竟然跟蜂鳥一樣大!由美、中等國的聯合科學團隊近日在緬甸的琥珀化石裡發現史上最小的恐龍僅有蜂鳥的大小。由於一般都認為恐龍體型較大,加上現今科學家普遍認為鳥是從恐龍演化而來,因此這次發現對於古生物界來說為之振奮,也有助科學家更近一步釐清恐龍與鳥之間的關聯。

跟蜂鳥一樣大

根據《英國廣播電台》報導,由美、中等國的科學家在緬甸北部發現了一顆9900萬年前(大約是白堊紀中期)的琥珀,裡面包裹了一隻非常小的恐龍,體型就跟現在最小的鳥類-蜂鳥差不多。不過蜂鳥的體重只有2克,這隻恐龍當時應該有超過100克的體重。

來自中國科學院的共同作者歐康諾興奮表示,在演化史中出現這麼小的恐龍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因為體型小的原因,牠的散熱機制以及體內如何容納這麼多身體器官都跟一般恐龍不太一樣,即使以現在動物(例如蜂鳥、錢鼠等)來說,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主題。

演化重要證據

論文中也提到,這個新品種雖然看起來像鳥,可是牠的「鞏膜」(鳥類、爬蟲類眼睛周邊防止高速運動時,眼睛變形的骨頭)卻跟現在一些蜥蜴非常相似,而且牠的眼眶跟貓頭鷹一樣,佔頭骨比例很大,代表牠可能主要依靠視覺生存,但是因為牠骨頭的特殊構造,反而跟貓頭鷹不同,引發科學家推測牠是日行性動物。

共同作者之一、美國洛杉磯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夏帕說,野外調查找到這種化石的機會很低,只要將發現地點、時間、地質歷史結合就可以推斷牠如何演化、並在當時的雨林是如何生存。再加上牠有鳥跟爬蟲類的特徵,也有助科學家更完整的對生物演化進行研究。

本篇論文發表在科學界最頂尖的《自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