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洪澇的慘痛代價 各國應引以為戒

汪中和 / 中央研究院研究員 2020/01/14 15:14 點閱 2419 次

進入2020年,澳洲正在為已延續5個月的森林大火持續奮戰;而印尼則在滔滔洪水中努力掙扎。水火無情,在印度洋東側的兩個國家都經歷了震撼的開年,卻面對完全不同的災難型態。

印尼洪澇災情嚴重

每年11月至次年4月是印尼的雨季,但是今年情況顯然非常不同。伴著新年的煙火,從東北方下來的季風與從印度洋吹來的潮濕南風剛好在爪哇島上空相逢,共伴效應形成了巨厚的雲雨層,加上高溫海洋源源不絕的豐沛水氣,暴雨傾盆而下。

人口超過1千萬的印尼首都雅加達在元旦當天的降雨量超過370毫米,是自1866年荷蘭殖民政府開始有氣象記錄以來最大的單日降雨量。連續多日的豪雨引發了洪水和土石流,大水淹沒了100多個社區,交通、水電供應中斷,40多萬人流離失所,死亡人數超過60人,這是自2013年以來印尼最慘重的洪澇災害。印尼國家災難管理局已經動員大量的救難人員,運送救援物資,建立災民避難中心。

弱勢衝擊更大

雅加達是世界上氣候極端變化風險最高的地區之一,由於人口增長快速,交通壅塞,空氣、河川及廢棄物汙染嚴重,加上水資源不足、地下水嚴重超抽、地層不斷的下陷,海平面上升後淹沒沿海地區的威脅日益增高,迫使印尼政府啟動遷都的計畫。然而這次的洪澇災害不但造成嚴重的損害,還突顯了該國另一個潛在的社會危機。

根據英國非政府組織樂施會(Oxfam)的資料,印尼是世界上貧富不均程度排名第六高的國家。這次雅加達遭逢大洪水,資源較豐、環境較好的富人社區災情輕微;受到衝擊最嚴重的主要分布在貧困落後區,因為這些地帶長期缺乏良好的道路、排水和電力等基礎設施,因此災情特別慘重,救援行動也難以有效地展開。

印尼發生的災難性洪澇提醒我們,在氣候極端變化的危機中,弱勢族群往往是第一線的受災者,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災民。政府在推動防災因應的基礎建設上,必須要優先照顧弱勢族群先天的不足,盡力弭補這方面的差距,否則長期下去,社會的不平與對立會斲傷國家的穩定。

經濟第一、減碳消極

印尼是世界前十大溫室氣體排放國,也是最大的燃煤和棕櫚油出口國,在全球暖化的貢獻上名列前茅。然而過去該國政府在減緩暖化的策略上並沒有積極的作為,不但持續開發珍貴的熱帶雨林用以發展棕櫚油產業,也沒有認真保育該國重要的紅樹林生態系統,以致在氣候極端變化上逐步陷入嚴重的危機。

如今在經歷了破紀錄的降雨與洪澇災害後,應該可以清晰聽見全暖暖化所敲響的警鐘。不幸的是,印尼政府仍然堅守經濟第一的態度,沒有削減溫室氣體排放量及強化再生能源發展的轉向計畫。

政府應轉變策略

氣候極端變化既是長期的挑戰,更是實實在在的眼前危險,隨著氣候極端變化的程度加劇,印尼未來每二、三年就可能遭受特大洪水的侵襲;若到2050年暖化邁過2℃門檻,雅加達北部95%的地區都將被淹沒。今天再好的經濟發展,再多的財政收入,都不能填補未來的傷害與損失!

印尼今年所遭受的教訓,與未來要承受的壓力,正是我們國家要面對的挑戰,我們需要堅定的決心和意志,掌握正確的策略與方向,打造國家長治久安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