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度體溫恐下修 研究:已較2世紀前低

王慶宇 2020/01/13 19:30 點閱 5285 次
科學家分析資料後發現,受惠於健康與居住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平均體溫有隨時間下修的趨勢。(photo by pxfuel, used under CC License)
科學家分析資料後發現,受惠於健康與居住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平均體溫有隨時間下修的趨勢。(photo by pxfuel, used under CC License)

【台灣醒報記者王慶宇綜合報導】美國史丹佛醫學院的最新研究顯示,人類的平均體溫相較兩世紀以前,有明顯下降的趨勢!根據1851年的實驗監測結果,人類的平均體溫被訂在攝氏37度,但最新研究發現,人類體溫隨著新陳代謝率的不同、空調的發明及健康條件的改善,已經下降到36.6度。

人均溫並非37度?

根據《每日醫學新聞》報導,許多人與醫生都會將體溫的上升視為生病的徵兆之一,而過去最常被用於判斷發燒與否的溫度就是攝氏37度。此一標準為1851年一名德國醫生旺德利赫在測量2萬5千人後所得出的結果,也被醫學界廣泛採用為人類標準體溫,直至今日。

儘管如此,近代研究與統計卻發現,人類的平均體溫並沒有維持在37度,反而有下降的趨勢。舉例來說,英國近代的一份調查3萬5千人的資料就顯示,他們的平均體溫是36.6度,並不是如1851年所示。史丹佛大學的團隊因而決定要探究,是何種原因造成平均體溫的下降?

網路科技與科學媒體《New Atlas》指出,該團隊透過美國軍方的資料庫(1862-1930)、美國國家健康與營養調查(1971-1975),與2007-2017之間至史丹佛就診的民眾資料庫來檢視不同時期的平均體溫是否不同。

每10年降0.03度

研究最後發現,男性的平均體溫比19世紀低了0.59度,女性則低了0.32度,全人類則是每10年就會有0.03度的體溫下降。該團隊認為,現代人因為健康醫療條件的改善,相較於過去大幅地減少了生病發炎的機會,因此降低了新陳代謝率與體溫,因為發炎會使身體產生許多抗體,進而消耗較多能量。

除此之外,他們也認為,現代的空調設備使得人們得以處在較為恆溫的環境,人體比較不需要耗費能量去調節體溫,使得整體的耗能下降,也進而讓平均體溫下降。若按照此趨勢,未來對於發燒的定義勢必得從37度下修,才符合當代人類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