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魚類已經成為未來人類動物性蛋白質的重要來源,全球養殖漁業遠景看好,而吳郭魚(台灣鯛)是全球僅次於鯉魚的第二大養殖魚種,也是台灣大宗的養殖魚種,曾被選為旗艦產業之一。
保價收購非萬靈丹
全盛時期產量逾10萬公噸,後受限於內外在環境轉變(馬政府時期改力推石斑魚、歐盟市場開拓不易),近年來產量只剩5-6萬公噸,主要以內銷為主,外銷數量約2萬公噸,以冷凍吳郭魚為主(冷凍魚片占少數),主要外銷市場為美國、沙烏地阿拉伯、加拿大、科威特、澳洲。
這些年台灣鯛養殖未見突破,近日國內養殖台灣鯛池邊價格出現短期波動,由於正值選舉期間,漁業署立即宣布將對國內養殖的台灣鯛實施保價收購,此舉卻引來業界不同的看法。目前實際收購的情況不佳,顯示政府啟動保價收購的時機與做法並不恰當,也透露出保價收購非萬靈丹,主管部門應該審慎為之。
台灣鯛輸美契機
美國為全球最重要的吳郭魚進口國家,台灣曾為美國冷凍吳郭魚的首要供應國,後來被中國所取代。此次中美貿易大戰,美方提高了自中國大陸進口的羅非魚(吳郭魚)關稅至25%,相對壓縮了該產品的利潤及價格優勢,確實影響到中國養殖羅非魚出口到美國業績,也造成中國當地羅非魚收購價格的疲軟。
根據國際統計2019年1-6月美國自台灣進口的冷凍吳郭魚全魚的數量(3900公噸)則較去年同期(3000公噸)增加,顯示中美貿易戰對台灣鯛輸美有幫助,能否把握機會持續擴大對美國市場出口以及提高當地消費者對台灣鯛的喜好度,還有待政府與業者的共同努力。
官方、學者說法不一
台灣曾擁有「養殖王國」的美譽,惜風光不再,國內養殖台灣鯛的面積及產量已有縮減的趨勢,加上漁業署實施養殖台灣鯛申報及預警制度,理應充分掌握國內養殖台灣鯛可能的產量,並有足夠的時間暨資訊,可以進行產銷調節措施。
面對此次國內養殖吳郭魚價格變動,究竟是短期波動?生產過多(官方與學者說法不一)或其他替代性魚種(如烏魚)增產?導致產銷失衡眾說云云,漁業署應該迅速找出原因對症下藥,並檢討改進現行管理制度、科研、產銷供應鏈缺失,而不是急於進場護盤。
重返榮耀須轉型
台灣鯛想再度躍上國際舞台成為台灣之光,必須有新的思維與做法。檢視當前國內台灣鯛產業在遺傳育種、魚體臭土味防除、病害防制(如Tilapia lake virus)、新興外銷市場開拓、國內市場的拓展、產銷供應鏈的改革、養殖汙染防治、國際品質認證(如ASC等)、產品多元化開發(包括:服裝、皮包、皮帶、吊墜、生物繃帶、生物柴油、化妝品、保健食品等等),都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政府關心養殖業業發展不能只有五分鐘熱度,選後又趨於沉寂!畢竟台灣鯛需要的是政府有系統的輔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