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式不可或缺 帶來秩序與尊重

楊艾俐 2019/12/26 15:05 點閱 2544 次

聖誕節期間,我看了教宗所主持的聖誕彌撒實況轉播,雖然我是基督徒,但我很欣賞天主教的儀式,我每一年都盡量接近羅馬時間收看,讓自己感覺有臨場感。

聖誕彌撒中,教宗、紅衣主教、祭壇人員、分別著白色、黑色、紫色聖袍,撒聖水、誦聖經、合唱團歌聲如深谷迴音,繚繞廊柱,最後教宗抱著一個木製嬰兒(象徵基督)走向信徒搭建的馬槽,象徵2020年前,基督降生拯救世人,聖潔光輝。

兩個小時轉播,所有畫面純淨潔白,在強調動感、速度、喧囂的電視畫面,獨樹一格,令人難忘。

儀式的重要性

很多人無法忍受冗長的儀式,崇尚隨意自在,但很多儀式還是有其必要,甚至能增加我們生命的深度、廣度。就如一場演講,一定要有主持人介紹貴賓,做結語,有時聽眾會覺得不耐,但省略了它似乎又少了點什麼。

儀式是在特定的情境或時間點,所做的「有意識的行為重複」。例如國家有國慶、清明節有國殤禮。部落有儀式,如豐年祭,每年生日慶生、過年給紅包……儀式有著特定的規則,它帶給我們存續感,也因為一直重複讓人有安定感。

同樣地,婚禮的儀式也很重要,不單熱鬧一場,而是昭告親友,結成家庭,是一種宣告,一種諾言,不像同居,隨時可拆夥,當然這諾言延續多久,還是要看當事人。西方還有成年禮,16歲、18歲的男女青年,穿上正式衣服、與社會見面,也是一種儀式,代表這些青年已經成年,必須自己交友、做決定與負責任等。

儀式從小教起

去年出版的一本新書“每個孩子都需要家庭儀式”裡面闡述德國家長如何運用「儀式教養法」教出獨立規律,與家人感情親密的孩子,是本必備教養經典。德國家長有【起床儀式】──專治有起床氣的小孩,【收拾玩具儀式】──讓孩子主動收拾玩具,【冷靜儀式】──每當孩子情緒高漲時,儀式也代表秩序。

例如在德國幼兒園裡通常會有一張「冷靜沙發」,情緒高漲的孩子必須坐在沙發上一段時間。讓情緒冷靜下來,才能離開。這些孩子從小就學會節制及紀律,會影響他們一生村上春樹曾說過:「它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讓我們對生活更加銘記和珍惜。」

法國人吃晚飯,縱使只吃沙拉麵包,也要點起蠟燭,在餐桌上放盆花, 奧黛麗.赫本主演的經典影片《第凡內的早餐》裡,荷莉會穿著黑色小禮服,戴著假珠寶,在第凡內精美的櫥窗前,慢慢地將早餐吃完,可頌麵包與熱咖啡,彷彿變成盛宴。

生活需要儀式感

有本書“生活需要儀式感”更彰顯儀式的重要,表示認真的生活,如起來時對家人說聲好,儀式感,讓你做自己、愛自己。

作者李思圓舉自己讀書例子說,古人看書前要焚香、沐浴、更衣,而她看書時,一定不能容忍自己手上留有長指甲,也不可以蹺著二郎腿。而且每看完一本書,我會寫讀後感,摘抄印象深刻或者有用的句子。這些規矩,不僅僅是浮於表面的儀式感,這樣做除了表示對經典書籍的尊重,更多時候其實是對自己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