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施凱文台北報導】戴著畫家帽、身著寬鬆黑西裝及白襯衫的台灣詩人李魁賢,22日舉辦「我的新世紀詩路」新書發表會,包括曾為其學生的詩人楊淇竹及屏科大副教授王國安都出席祝賀,並以第三者角度剖析李魁賢的詩集。新世紀詩路則收錄進入21世紀後,李魁賢參與國際詩歌節的所見所感。
政治成創作泉源
現年82歲的李魁賢是現任世界詩人運動組織副會長,更曾3度受推薦成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其詩常以本土元素融合異國情境,與台灣相似的政治氛圍更是他常注意到的點。他說:「去了一些獨裁的國家如古巴等,會想起以前戒嚴時期的台灣。」他也以這些題材創造了許多詩詞,如《台灣國旗》等作品。
重視台語文化
發表會辦在1934年座落至今的新芳春茶行,加上李魁賢現場以一口流利台語娓娓道來其以家鄉淡水背景的創作思維,及環遊世界的所見所聞等故事,頗呼應現場歷史感的氛圍,也讓現場眾人屏氣凝神的將故事仔細聽完。
李魁賢在參加各國詩歌節時,都會特別以中文及台語2種版本念詩,常收到外國友人表達台語版本比較好聽的回饋,甚至之後到薩爾瓦多等地,還會有外國詩人直接上前問他「有沒有準備台語的版本?」他也期待台灣人更注重詩的文化,並且試著去創作,「寫久了就會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