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宏科學獎 植物癡奪40萬金獎

張元融 2019/12/01 18:52 點閱 15714 次
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中學生謝謹暄以自製工具,詳細剖析毛氈苔捕食動作,獲旺宏科學金牌獎。(photo by旺宏教育基金會)
中山大學附屬國光高中學生謝謹暄以自製工具,詳細剖析毛氈苔捕食動作,獲旺宏科學金牌獎。(photo by旺宏教育基金會)

【台灣醒報記者張元融台北報導】觀察毛氈苔捕食動的「植物癡」與改良製備氮氣過程的王奎鈞,同獲金牌獎,奪得40萬獎學金!今年「旺宏科學獎」於1日為全國597支科學隊伍頒獎,國光高中的謝謹暄以自製工具詳細剖析毛氈苔捕食動作。宜蘭高中王奎鈞,則設計出「大象牙膏噴發」實驗,被評審團評為「把化學當樂高」。

旺宏科學獎召集人、交通大學生物科技學系講座教授吳妍華在致詞時說,未來是跨領域的時代,每個人都需要學習不同領域的知識,以生物領域來說,生物專利工程師、實驗藥物規劃等新型態的工作,都是非常需要跨領域的知能。

植物癡觀察毛氈苔

金獎得主之一的謝謹暄,自小科學家庭中長大,他的姐姐謝瑾安也是曾獲旺宏科學優等獎。他們從小受化學老師父親的啟發,展開對於「觀察植物」方面的科研探索。研究從文獻中有關「毛氈苔黏液被藥廠作為咳嗽新藥」的資訊,進而以此「食蟲植物」為題。

謝謹暄說明「以自製工具詳細剖析毛氈苔捕食動作」的研究過程,他以3D列印方式自製觀測工具,撰寫縮時攝影程式,整合高倍率USB顯微鏡及簡易樹莓派電腦,建立觀察、紀錄、演算系統,以即時觀察捕食現象與機制。下一階段,他利用果蠅與保麗龍為誘引,深入觀察毛氈苔腺毛彎曲的機制與捕食後消化過程,建立營養物質傳遞訊息的模型。

大象牙膏噴發實驗

王奎鈞在參加化學營後,看到學校之前的科展作品《一「氮」遇見你》是將火焰加熱氯化銨(NH4Cl)及亞硝酸鈉(NaNO2)製備氮氣(N2)的實驗進行改良,改以水溶液方式進行,然而實驗仍必須在60度~80度之水溫下才能產生反應。王奎鈞靈光一閃,透過加入催化劑氫離子(H+)的方式加快反應速率,使反應能在「室溫」下運作,更進一步降低實驗中意外發生的可能性。

最後,為提升反應的趣味性,王奎鈞更設計出了一個改良型的「大象牙膏噴發」實驗,改透過氮氣取代以氧氣促使清潔劑產生噴發效果。評審團評價,他「把化學當樂高」,僅透過高中實驗室的簡單設備即完成相當具有深度之作品,且作品對動力學的探討又很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