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體適能測驗男女有別 民眾提案盼性平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454912
體適能測驗心肺耐力的項目,只有在國小階段不分男生女生都是跑800公尺,但是從國中到大學就會分成女生跑800公尺、男生要跑1600公尺,有民眾在公共政策參與平台提案建議,體適能測驗應該改成男女一樣標準。
回應:男女先天的體能條件本來就有差異,所以幾乎所有運動比賽都會區分男女。我認為要看體適能測驗之所以男女有別的初衷是什麼,若是「女生體力比較差,因此只能跑800」(事實上健康的女性經過訓練也可以跑完馬拉松),這樣就有涉及性別歧視的問題。
2.機械所論文偏離專業寫命理夜市 教育部將查核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11170083.aspx
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嘉南藥理大學教師尤榮輝今天告訴中央社記者,先前他有學生要去報考研究所,因此針對碩士論文進行初步瞭解,結果發現中州科技大學機械與自動化工程系碩士班102年後的畢業論文有6成和工程技術無關,其中不少是管理領域,還發現命理、夜市等題目。
尤榮輝提到,受少子女化影響,研究所招生確實不易,但如果為求生存,在招生條件或畢業要求上太寬鬆,可能讓高教「學店化」,走上野雞大學的路,因此呼籲系所自律,本著良心辦學,讓學生取得的學位與能力相符,教育部也應注意學位品質低落的情形。
回應:雖然很多大學包含公私立都嫌教育部管太多,要是大學自行辦學不受任何管控,品質恐怕參差不齊,加上資訊不對稱,外面的人也很難知道每所大學的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