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幾場重要的演說中,常聽見「韌性」。總統蔡英文說,台灣經常面臨挑戰,不過台灣同時也是座「韌性之島」,天災與歷史的磨難,會因為韌性,而被轉化為成長力量,會因為努力,而成為再生的契機。究竟這種使人與環境經過挑戰會更堅強,且帶來盼望的韌性,是怎麼樣的特質呢?
韌性:吸收衝擊能量
韌性「resilience」的拉丁文字根resilire, resilio是「彈回」的意思。第四世紀的聖經學者耶柔米曾用韌性來形容物質反彈的特質。十七世紀英國哲學家培根亦用韌性來描述聲音和球打牆的反彈力。
蘇格蘭工程師William J. M. Rankine則用韌性描述彈簧的彈力。後來在物理和材料科學中,韌性是物質受到衝擊時能吸收能量,即使變形而能不被破壞的性質。
在1960年代,韌性的概念被生態學拿來應用於描述物種或生態系的適應性和受擾動時的乘載能力。一般而言,生態系統能「忍耐」環境的摧折直到崩毀重生至另一個境界,如有通透性的土壤和地表鋪面,能吸收降水,避免洪患的發生。
如此的特質,近年來廣泛地被各界所接納,應用於教育、心理、醫療、環境規劃設計與工程、自然保育與災難風險管理等領域,相關學術研究達數千篇。
信仰的韌性史
整本聖經從創傷與恢復的角度來看,也是一部人類信仰的韌性史。
《以西結書》為古代以色列亡國被擄的鉅著,其中三十六章,上帝應許修造毀壞之處,培植荒廢之地。在三十七章,神使枯骨復活。四十到四十八章,上帝賜下一個靈性堅強、充滿生機的未來城鄉規劃願景,增強人民內心的韌性與復國的盼望。
在新約,使徒保羅歷經患難,因深信賜忍耐安慰的神,因此充滿韌性。他說「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裏作難,卻不至失望。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至死亡。身上常帶著耶穌的死,使耶穌的生,也顯明在我們身上。」(聖經哥林多後書四章8至10節)
「我什麼時候軟弱,什麼時候就剛強了。」(十二章10 節)。彼得說「主乃活石,固然是被人所棄的,卻是被神所揀選、寶貴的。」顯明了不只人能剛柔並存、強弱並進,神自己也擁有看似被撇棄實則珍貴的韌性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