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體育課太少了(皮諾丘)

皮諾丘 2019/09/22 11:12 點閱 32344 次

現行國中小的體育課一個禮拜只有兩節,教育部行文學校,要求學校每天排出30分鐘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戶外活動,在不延後學生的放學時間的情況下,學校技術性的在上下午各一節的下課時間延長成15分鐘,鼓勵學生走出教室。

但筆者發現很多學生還是關在教室或者是被老師叫去辦公室背書或罰站等等,放學後留下來打球的學生幾稀,更多的是坐在玄關低頭玩手機,學生肥胖的情況日益嚴重,筆者認為教育部跟學校應該有更積極的作為。

增加體育課節數

  1. 增加體育課的節數至每週三節:和世界各國相較,台灣中小學的體育課時數明顯偏少,國小學童每周僅有80分鐘的體育課,遠低於法國(200分鐘)、中國大陸(185分鐘)、美國(100分鐘),也不及日本、新加坡的90分鐘。

如果新課綱的正式課程對於增加一節體育課,擔心會排擠到其他科目的授課節數,可以將大部分學生都有參加的第八節課納入體育課,這樣的安排及規劃,我相信家長、老師及學生都會拍手叫好。

養成運動興趣

  1. 舉辦多元體育競賽:筆者發現每學期的班級球賽前一個月,學生都會積極地利用下課及放學時間為了班級榮譽留下來練球,練著練著對該球類可能就產生了興趣,班級球賽結束了,學生還是會持續的利用課餘時間打排球、羽球,養成這些運動興趣,才是學生真正帶著走的能力,現行學校規劃是每學年辦一次班級球類競賽,如果改成每學期舉辦,我相信一定可以帶動更多學生運動的好習慣。

根據研究顯示,學生如果在學校有足夠的體育課,不但更健康,而且學業成績更好。美國心臟協會發現,好的體育課程有助提高孩子考試成績與學業表現。四肢發達的人不代表頭腦簡單,打球不是光靠蠻力,在球場的每一瞬間,你必須要洞察對方的意圖,並反思怎樣才能先發制人,突破對方的防守,進而得分,透過體育課的鍛鍊,可以讓學生腦部更靈活,而且有助於提升專注力。

台灣靜態學習過多

運動時腦部會分泌多巴胺(dopamine)、血清素(serotonin)、正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等化學物質,可以幫助降低不安情緒、抵抗憂鬱,甚至還可促進身體分泌出感到幸福的腦內物質。

長時間維持運動狀態下,不僅會更加興致勃勃,連幸福感也會水漲船高。台灣學生在學校的靜態學習太多,體育課其實是培養品格與團隊合作最好機會,也可以紓解孩子身心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