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幾個颱風所帶來的暴風雨,淹沒了好幾個城市,在各地造成災情。有專家呼籲要規劃對災害有承擔力的韌性城市、使用透水舖面建設海綿城市;亦有學者指出,面對大量的降水,最重要的是有效率的排水系統。
在關注令人憂心的災情同時,我發現世界各地的洪水意外地萌生不少趣味,如英國伍切斯特的街道被天鵝給佔領,上海某個小區的黑天鵝也游出來逛大街。我則在一個公園看見一隻蝸牛,眼睛因為一直受到雨點「攻擊」無法順利睜開,嘗試了幾十次都受挫,縮成一團如史萊姆。
災難成節慶
法國文學暨哲學家羅蘭•巴特在<巴黎沒被淹>中描述,一九五五年巴黎淹大水時,報章雜誌的讀者享受著淹水新聞中陸上行舟的場景,因為這讓人們活生生看見「行走在水上」神話般的夢想,也看見常理無法解釋的問題出路:人們可划船去雜貨店,揚著帆船進行家庭採購,神父架著獨木舟進教堂。
河道不見了,從線變成了面,河流、道路、田野、斜坡、空地等原本的地理次序也都被洪水打亂了。然而縱然曾帶給成千上萬巴黎人不便與不幸,一九五五年的洪水與其說是災難,還不如說是節慶。
尋常的風景被顛覆了,災難的怪象增添了重建的喜悅,避難設施、水上城市興起,眾人集結團結的動力抵禦洪災,如孩子在海邊築沙堡一樣嚴肅認真,卻也隨心所欲。人在災難中面對自然,在不幸中發掘自知之明。
魯益師說,人在圍城中提出數學定理,在死牢中談玄論道,在絞刑架上開玩笑。這些都是人的天性。
信心帶來平安
然而「行走在水上」故事的原貌,則告訴我們在逆境中,人的天性或許有所不足。故事中,耶穌在山上禱告,看見海中起了風暴,於是他下山,直接從水上走向門徒的船上。門徒們看了很害怕,耶穌說「是我,別怕。」彼得也想要嘗試行走在水上,耶穌欣然應允他,說「來吧」
然而彼得走向耶穌時,看見風浪就害怕起來,此時他往下沉,大叫「主啊,救我!」耶穌趕緊抓住他的手說「小信的人哪,為什麼疑惑呢?」
看來,懷疑也是人的本性。人能規劃環境,趨吉避凶,甚至苦中作樂,享受人生的缺憾,卻沒有對上帝的信心。若在風暴中,對超自然的上帝能萌生信心並仰賴,必然在患難之中帶來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