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雲時晴)日韓齟齬兩岸 對立亞洲豈有寧日?(拾穗)

拾穗 2019/08/19 18:43 點閱 26764 次

在蘇聯崩解之後,亞洲的權力板塊是以美國為中心來建構,尤其在中美貿易戰開打之前,其實美國決定了亞洲權力布局。最主要是壓制俄羅斯,以經濟制裁跟歐盟的軍事圍堵作為雙重保險,另外針對崛起的中國,還有中國的緩衝國北韓,進行圍堵,像是以南韓跟日本的美軍為指揮,協調韓國跟日本的軍隊,來對北韓進行監視跟圍堵。

對於土地面積遼闊的中國,美國一方面將薩德飛彈系統放到南韓當中,以強大的雷達偵蒐能力,據以監視中國,同時讓日本跟沖繩監視東海跟釣魚台,防止中國航母往東穿出宮古海峽,另外台灣、菲律賓跟越南,則是共同監視南海動態,但是這個布局卻在川普上任後,逐漸遭到打破,甚至因為利益衝突,互相分化。

美國不介入日韓之爭

日本跟韓國是最明顯的,韓國因為通過追究日本二戰罪刑,查扣日本企業財產,要求最為對韓補償,結果日本反將一軍,將韓國踢出出口白名單(敏感零組件出口免審查名單),等於讓南韓精密工業的關鍵技術跟零件都難以出口,造成韓國企業恐慌,韓國隨即也將日本踢出白名單,雙方外交部長甚至拒絕在會面時握手,韓國也揚言終止雙方情報交流。

而這一切之所以會發生,主要就是美國總統川普拒絕介入,讓兩國從二戰以來的歷史恩怨再度爆發。

韓國跟日本近來對美國早已積怨已久,面對北韓金正恩頻頻對日本跟韓國方向試射飛彈,川普拒絕譴責,甚至變相袒護金正恩,理由是金正恩的武器打不到美國。問題是在之前川金會的時候,日本就已經被多次跳過,甚至連協議過程都沒有參與,要知道北韓一旦出現危機,最可能受到攻擊的就是日本,沒想到老大哥美國對日本的需求置若罔聞。

作為美國盟友,台灣其實也陷入這樣的二元抉擇當中,到底要親美打中,還是要親中抗美?兩岸最好的狀態就是和平共存,但在美國與中國對峙情勢加劇的當下,無論是藍綠兩黨哪位總統候選人,似乎都必須得在兩邊當中擇一支持。

台灣不可能置身事外

面對情勢的凶險,台灣的確可以花更多的軍費,添購更多武器,甚至協助美國做出更多對中國的壓制,但是考量從北到南的各國情況,日本、韓國、越南跟菲律賓,其實都沒有對中國採取完全地敵視,還是保持一定的迴旋與彈性,畢竟在經濟變幻莫測的當下,中國依然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台灣能夠自外於中國經濟影響之外嗎?這或許也需要台灣總統候選人,多多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