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視造成傷害 親子關係待重建

醒報編輯部 2018/06/15 11:30 點閱 14228 次

你是不是由「夠好」的父母扶養長大的呢?在這一章的最後,你將會知道「夠好」是什麼意思,到時候你就能夠為自己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

但是,首先⋯⋯如果你除了讀者的身分外,同時也是一名家長,你可能會發現自己犯了這本書裡所呈現的某些教養錯誤,也會對於案例中孩子的某些情感經驗產生同感(毫無疑問地,這是因為你對於自己很嚴格)。因此,我要請你仔細注意以下的警告:

情感上辜負孩子

首先,所有的好父母偶爾都會覺得自己在情感上辜負了孩子。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都有疲倦、暴躁、充滿壓力、分心、無聊、困惑、疏離、喘不過氣,或者是必須在這裡妥協、在那裡妥協的時候,但我們並不會因為這樣就成為在情感上忽視孩子的父母。

我們可以用以下兩個特徵的其中一個來辨認出在情感上忽視孩子的父母,通常他們都會同時具備這兩個特徵:他們要不就是在遭遇生活危機的時候,以某種嚴重的方式忽略了孩子的情感,為孩子留下一道難以治癒的傷口(突發性的共感失敗);要不就是在孩子的發展過程當中,對於孩子的某些需求一直視而不見、充耳不聞(長期性的共感失敗)。

這個世界上的每個家長都可以回想起某個讓自己不禁捏一把冷汗的教養錯誤,他們知道自己在某個點上辜負了孩子。不過在「情感上」忽視孩子的父母所能造成的最重大傷害,是由於他們對於成長中孩子的需求不聞不問、日積月累而形成。

情感忽視看不見

其次,如果你真的在情感上受到忽視,而且現在你也已經為人父母,當你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很有可能會看見自己以某種方式將情感忽視這種狀況延續到你的孩子身上。如果是這樣,有件事情對你而言至關重要—你必須明白這一切並不是你的錯。

因為情感忽視看不見,它在暗處埋伏,而且很容易代代相傳,要停止它幾乎不可能,或是非常困難,除非你對它發展出明確的覺察。既然你正在閱讀這本書,你便已經比自己的父母進步好幾光年了。

你有機會可以改變這樣的模式,而且你已經抓住了這個機會。情感忽視的效果可以被逆轉,而你即將學到為自己、為你的孩子逆轉這些教養模式的方法。繼續讀下去,並且請不要責怪你自己。

依附上的情感需求

情緒健康的父母需具備的三種情感技巧,要瞭解情緒在健康教養中的重要性,最好的方式就是透過「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依附理論描述了自嬰兒時期開始,我們如何透過父母來滿足自己對於安全感和情感連結的需求。

許多與人類行為有關的看法都是從依附理論發展而來,而類似的思考,大部分可以追溯到最早的依附理論家,亦即精神病學家約翰.鮑比(John Bowlby)。他花費了好幾千個小時觀察親子互動(主要是母嬰關係),由此建構了自己對於親子關係的瞭解。

這個理論相當淺顯易懂,它認為如果一個家長可以在孩子的嬰兒時期,有效地辨認出孩子的情感需求、並且滿足這樣的需求,就會在彼此之間形成「安全依附關係」,這樣的基礎會延續一生。這種最初的依附關係,是個人在日後構成正面自我形象的基礎,也是孩童時期延續到成年時期整體幸福感的來源。

練習和孩子連結

如果從依附理論的視角來看待情緒健康,我們可以在父母身上發現三種基本的情感技巧:1.父母能夠對孩子感覺到情感上的連結。2.父母能夠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將他看成一個獨特且獨立的個體,而不是他自己的延伸、財產、或是負擔。3.運用情感連結和注意力,父母能夠充分地回應孩子的情感需求。

雖然這些技巧聽起來很簡單,但是組合起來卻可以成為強大的工具,能夠幫助孩子認識並駕馭自己的本性,也能在親子之間創造出安全的情感連結,伴隨孩子走過童年,直到長大成人,這麼一來,他們便能以一種健康的情緒來面對這個世界,擁有快樂的成年生活。

簡單來說,如果父母對於孩子獨一無二的情感本質保持正念的覺察,他們就會養育出擁有堅強情感的成年人。有的父母能夠以直覺來達成這樣的目標,有的父母則是必須透過學習某些技巧來完成這樣的任務。無論是哪種情況,孩子都不會受到忽視。

頂嘴的孩子

案例1:跟老師頂嘴的齊克,齊克是一個早熟而又超級好動的三年級生,來自一個氣氛悠閒、充滿愛的家庭,是三個孩子中的老么。最近他因為在學校跟老師「頂嘴」而惹上麻煩。發生這個狀況的那一天,老師寫了一張說明他叛逆行為的字條要他帶回家,上頭這麼寫著:「齊克今天對老師無禮。」

齊克的母親要他坐下來,問他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齊克以一種氣惱的語調告訴媽媽,下課的時候,蘿洛老師要他不要把鉛筆放在指尖上平衡,還把尖端朝上,因為這樣他可能「會讓筆刺到臉」。

他皺眉並且瞪著蘿洛老師,告訴老師,他最好會「直直地朝筆尖低下頭」(他示範)來刺自己的臉,還說自己「沒有那麼笨」。蘿洛老師對於這件事的回應就是沒收他的鉛筆,把他的名字記在黑板上,並且要他帶著警告的字條回家。

了解孩子的需求

在我們描述齊克的母親真正的反應之前,先讓我們搞清楚,齊克需要在接下來的親子互動當中得到什麼:他因為跟老師衝突這件事而感到心煩,但他平常是很喜歡這個老師的,所以他會需要母親的同理心;

另一方面,他也必須知道老師對他有什麼期望,這樣他才能在學校有好的表現;最後,如果他的母親有注意到(情感注意力)他最近對於「被當成三歲小孩」這件事情特別敏感(因為年齡的緣故,他的哥哥和姊姊總是對他不理不睬),對這次的溝通將會很有幫助。

要幫助齊克解決他的問題,他的母親需要上述的三個技巧:與孩子在情感上連結、付出注意力、並且充分回應。

溝通並認同孩子

以下是這對母子之間的對話:媽媽:「蘿洛老師擔心你會傻到把筆尖戳進眼睛,但是不知道你會因為她這麼說而感到丟臉。不過當老師要你別做某件事情,理由是什麼並不重要,你就是得停下來。」

齊克:「我知道!我試著告訴她我的想法,但是她根本就不聽!」媽媽:「是啊,我知道如果有人不讓你說話,你會感到多麼挫折。蘿洛老師不知道你最近正面臨著哥哥、姊姊不聽你說話的問題。」

聽見母親表示理解,齊克稍微放鬆了一點:「對啊,她讓我覺得很挫折,竟然還沒收我的鉛筆。」

有情感連結的教養

媽媽:「你一定覺得很難過。不過,你想想看,蘿洛老師的班級那麼大,所以她沒有時間和你好好把事情講開,就像我們現在做的一樣。如果學校裡有大人要求你做什麼,你立刻照做就是了。這件事情相當重要。你可以試試看照著他們說的話做,不要頂嘴嗎,齊克?」

齊克:「好吧,媽。」媽媽:「太好了!如果你照著蘿洛老師說的話做,就不會有麻煩了。如果你覺得這麼做不公平,你可以回家以後再跟我們抱怨沒關係。但是身為學生,尊重的意思就是對老師的要求表示合作。」

在上述對話中,這位母親的回應是一個複雜的例子,顯示出溫尼考特所描述的那種健康、有情感連結的教養,可以引導孩子成為健全、快樂的成人。那麼她究竟做了什麼呢?

遵循同理原則

首先,在她表現出任何反應「之前」,她請兒子告訴她發生了什麼事,藉此與他產生情感上的連結。她沒有任何意圖要讓兒子對這件事感到羞愧。

接著,她仔細地傾聽兒子的心聲。當她開始說話的時候,她給了兒子一個八歲孩子也能夠瞭解的簡單規則:「當老師要你做什麼,你立刻照做就是了。」在這裡,齊克的母親直覺地就孩子的認知發展階段,給他一個他能夠在學校應用的通則。

她立刻就遵循「同理心」這個原則,並且把兒子的感覺用語言表達出來(「蘿洛老師⋯⋯不知道你會因為她這麼說而感到丟臉」)。聽到媽媽把這樣的感覺描述出來,齊克便能夠對媽媽表達出更多的感覺(「我知道!我試著告訴她我的想法,但是她根本就不聽!」)。

修正孩子的錯誤

再一次,齊克的母親透過用語言來命名、標記齊克的感受來回應他,這些情感就是使得齊克對老師無禮、讓老師覺得受到冒犯與不被尊重背後的原因(「是啊,我知道如果有人不讓你說話,你會感到多麼挫折⋯⋯」)。

齊克覺得被理解,於是在回答媽媽的時候,自己重複了同樣的情緒詞彙:「是啊,她讓我覺得很挫折,竟然還沒收我的鉛筆。」

但是這個母親還沒說完。在這一段對話當中,藉著表現出自己對整件事抱持著與老師不同的觀點,她對齊克展現出自己瞭解他、對他感同身受的態度。然而,她不能就此打住,因為齊克好爭論的傾向(有兩個很會說話的手足,這也是很自然的結果),很可能會繼續成為他在學校裡的問題,除非他能有所修正。

所以他的母親說:「如果在學校裡有大人要求你做什麼,你立刻照做就是了。」

創造學習機會

最後,藉著問兒子:「你可以試試看照著他們的話做,不要頂嘴嗎,齊克?」這個母親就兒子好辯的天性,設下了在未來可供參照的檢查點,讓兒子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這個看似簡單的對話當中,齊克的母親避免讓孩子因為自己犯的錯而感到羞愧,並且把他的感覺用語言表達出來,創造出一個情感學習的機會,讓齊克可以在將來整理自己的情緒。同時,她也在情感上對兒子表達支持,並且給他一個社會守則,要求他遵守規則、為自己負責。如果齊克下次在學校又這麼做,她也會根據他在課堂上遇到的困境來調整自己的訊息和回應。

讓我們記得齊克這個案例,因為我還會讓他繼續出場,用他來說明健康的教養與情感忽視的教養之間的差異。

兒時感覺被忽略

以下是另外一個案例。案例2,兒時感受被父母忽略的凱思琳,我們經常會看到,有害的情感忽視在一個孩子的生活當中是多麼地隱而不顯。雖然它可能每天都對孩子造成影響,我們卻很難察覺到它,因為它通常會偽裝成一種體貼、甚至是放任的樣貌。

凱思琳是一個成功的年輕女性,最近剛結婚,在某間正在起步的科技公司擔任特別助理,薪資相當優渥。她說服丈夫在她父母居住的小鎮買了一棟房子。然而她也知道,自己常常會因為母親而抓狂(這是她在療程中透露出來的)。

她對於自己這個購屋的決定感到相當不解。她知道母親總是要求自己多關心她一點,也清楚不管自己為母親付出多少,依然對母親懷著某種罪惡感。

小時候的陰影

她來尋求心理治療的時候,正是事業一帆風順、人生幸福無比的時刻:新家、新婚夫婿、好工作,但是凱思琳卻感到一種難以言喻的沮喪。對於這樣的感覺,她覺得相當丟臉和困窘,因為這一點道理也沒有」。

以下的臨床描繪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了情感忽視是怎麼藏起來的—它並不是藏在過去所發生的事情裡,而是隱身在那些「沒有發生」的事情中。

回到二十五年前,五歲的凱思琳坐在海邊,快樂地和父親一起堆沙堡。她是這對成功的年輕夫婦唯一的孩子,住在一棟質樸、重新翻修過的新英格蘭風建築裡,周遭的人總說她是一個幸運的孩子。爸爸是工程師,媽媽重回學校,成為小學教師。他們一家人經常到外地旅行,父母常教導凱思琳各種細微的禮節。這就是她的生活。

終止和父親玩耍

凱思琳的母親也是很棒的裁縫師,總是親手為女兒縫製衣服,所以她們經常穿著特製的母女裝亮相。大部分時候,母女倆都待在一起。但是現在,在度假的時候,她離開了母親身邊的海灘椅。

為什麼呢?因為她父親邀請她過去一起玩。她很少有這種有趣的機會可以和父親做一些特別的事情。他們一起在沙灘上挖洞,為沙堡的第一個樓層收集沙子。

過了一會兒,媽媽的視線離開書本,抬起頭來,中斷了她在海灘椅上的休息,嚴肅地說道:「凱思琳,跟你爸玩沙應該玩夠了吧!你爸不想要在休假的時候陪你玩一整天!來這裡,我讀書給你聽。」

感覺疏遠而悲傷

爸爸和女兒都抬起頭,停下手邊鏟塑膠鏟子的動作。在一陣短暫的沉默過後,她的父親站起來,把膝蓋上的沙子拍掉,彷彿他也必須服從母親的命令。當遊戲停止後,凱思琳覺得很難過,但是她也覺得自己有這樣的感覺很自私,因為媽媽是在照顧他們倆,凱思琳不應該讓爸爸太累。

她順服地回到她和媽媽同款式、但是小一號的海灘椅,坐了上去,讓媽媽讀書給她聽。一會兒之後,當凱思琳開始聽故事,她的失望就慢慢淡去了。

在我們的療程當中,凱思琳提起了這段回憶,用來說明她與父親的關係一直以來都有點疏遠。但是當她講到父親站起來、把膝蓋上的沙子拍掉時,她的眼裡湧出了淚水,說道:「我不知道為什麼那個畫面讓我感到如此悲傷。」

理解孩子想要的

我要她把注意力集中在悲傷的感覺上,想想看那天她的父母是不是可能以不同的方式回應。在那個片刻,凱思琳開始明白,她的父母經常辜負她的感受。要她想想希望那天可以有什麼不同,並不是很困難的事,她所希望的只是可以和父親一起繼續挖洞。

如果凱思琳的母親能夠感受到她的情緒的話,事情的發展就會有所不同:當他們在玩的時候,媽媽的視線離開書本,抬起頭來,中斷了她在海灘椅上的休息,微笑地說道:「哇,你們挖了一個好大的洞!想要我示範怎麼蓋出一個沙堡嗎?」

對孩子認同與陪伴

或者是如果她的父親能夠感受到她的情緒:他們在玩的時候,媽媽的視線離開書本,抬起頭來,中斷了她在海灘椅上的休息,嚴肅地說道:「凱思琳,跟你爸玩沙應該玩夠了吧!你爸不想要在休假的時候陪你玩一整天!來這裡,我讀書給你聽。」

爸爸和女兒都抬起頭,在一陣短暫的沉默過後,爸爸笑顏逐開,先是對著妻子笑、然後對著凱思琳笑:「你在開什麼玩笑?我不想去別的地方,我就是想要在沙灘上和我的寶貝女兒一起玩!瑪格麗特,你想幫我們挖洞嗎?」

修復彼此關係

關於這兩個「校正」,值得注意的是,它們都在正常、自然教養的範圍之內,而像這樣的對話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但是如果大人沒有對於孩子的重要性表示肯定,如果孩子認為自己太常想要或需要獲得雙親之一的注意力有點丟臉的話,她就會長成一個對於自己的情感需求視而不見的大人。

幸好,成年以後的凱思琳終於知道她之所以對母親感到生氣,是緣於某個正當的理由。她看見這個狀況多年來潛伏在她們的母女關係中,亦即她的母親對於女兒的情感缺乏同理心。當凱思琳發現自己生氣的理由很合理,她對於自己的憤怒就不再感到那麼羞愧了。

她知道如果自己停止迎合母親,並且只照顧好自己和丈夫的需求,是沒有關係的。此外,這個領悟也為凱思琳開了一扇門,她開始明白母親的侷限,然後試著去修復彼此的關係。

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又難以承受?
Running on Empty: Overcome Your 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作者: 鍾妮斯‧韋伯
原文作者: Jonice Webb
譯者: 張佳棻
出版社:橡實文化
出版日期:2018/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