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怎麼想的? 爸媽學傾聽

醒報編輯部 2018/06/26 10:58 點閱 13010 次

父母嘮叨的時候只顧著說,卻不聽孩子說,還重複說著孩子已經聽了很多遍的內容,不僅量大讓孩子受不了,說的內容也令孩子反感。譬如,「要我說多少遍才會聽」,僅此一句就足以令孩子抓狂。

孩子在父母的嘮叨聲中積壓了沉重的無助感,也養成壓抑的習慣,甚至連自己想要做或是輕而易舉就可以完成的事也提不起興趣。在自信飽受打擊的挫折感中掙扎,孩子只有一句話想要跟父母說,就是「你們很煩」。

有的時候孩子心血來潮主動找話說,父母有如久旱逢甘霖,逮到機會就說個不停,孩子被父母嘮叨的噩夢重現,簡直後悔極了,只想找機會開溜。因此,父母跟孩子說話的時候要留心觀察孩子的反應,以下列出改善嘮叨習慣的十個原則和方法。

別用嘮叨發洩情緒

父母都有過嘮叨孩子的經驗,孩子也有過希望父母閉嘴的衝動,這都無可厚非。若是父母一開口就停不下來,一件小事立刻聯想成災難臨頭似的,容易焦慮的傾向是父母要留心的,這不但刺激孩子產生抗拒的心理,也導致父母焦慮持續升高的惡性循環。

焦慮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例如,孩子在大庭廣眾前撒野或行為不當,這時父母絲毫不焦慮,就是在縱容孩子。但若父母為著丟了面子或是受不了孩子沒有家教的表現而焦慮,嘮叨就是在發洩情緒,以致孩子犯錯的嚴重性被模糊了焦點,結果孩子學不會自律的功課,父母也持續焦慮著。

父母也會因為孩子不把父母說的話當一回事而焦慮感急速上升,擔心萬一不好的事發生在孩子身上,嘮叨瞬間成了降低焦慮的替代品。例如,孩子喜歡吃零食,正餐不好好吃,用餐時間過了才喊肚子餓,父母一邊替孩子張羅吃的,一邊嘮叨孩子不正常的作息傷身體。

嘮叨降低父母焦慮?

由於不停嘮叨會讓人產生是在「解決問題的錯覺」,尤其處於極度焦慮的狀態,嘮叨可以暫時降低焦慮憋在心裡的壓力,但是對於解決問題毫無助益。在此同時,孩子知道父母不會讓他餓肚子,不但吃定父母,還抱怨父母嘮叨很煩。

既然父母的本意是為了孩子的健康著想,希望養成定時進餐的習慣,不如藉機讓孩子餓一頓。這不是虧待更不是虐待,而是幫助孩子瞭解養成自律必須經過磨練,也有助父母改變以嘮叨降低焦慮的習慣。

父母因為在意別人對自己教養孩子的看法,以致孩子表現不好的時候,就會忍不住不嘮叨。例如,出門前再三叮囑孩子見到長輩要叫人也要有禮貌,結果孩子全忘了。父母礙於面子暫時壓抑住不悅,但一進家門,心中積壓的焦慮和怒氣傾巢而出,就一股腦的說個不停。

學習檢視價值觀

對孩子而言,父母說了什麼並不重要,倒是聽了一籮筐的嘮叨才是最大的懲罰。結果孩子還是沒有內化見到長輩要打招呼的生活態度,也繼續把父母說的話當作是耳邊風。要改善這個情況,必須父母先調整心態,就是孩子有禮貌不是為了維護父母的面子,而是為了孩子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當丟面子的焦慮感降低之後,父母嘮叨的頻率也會跟著減少。

在養兒育女的事上,父母要懂得調節情緒。深呼吸或是從一數到十雖可以暫緩情緒,但不能解決下一次不會情緒化的問題。父母需要檢視自己的焦慮源自於哪些思想,譬如,重視學歷,無法忍受孩子表現不如人,保護家族的面子,彌補自己的遺憾,要有生活保障才有安全感,擔心自己不是盡職的父母等等。

父母也要檢視自己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生活觀。雖然不因應時代潮流未必就有錯,但靠著自己的經驗或許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重要的是能夠與孩子展開對話。大家經由討論增進彼此瞭解,暫時擱置無法達成共識的部分,給予彼此檢視不同觀念需要的時間,父母就不需要靠著嘮叨降低焦慮,也是給自己改變嘮叨習慣的契機。

自作主張不如先溝通

孩子不喜歡父母自作主張替他決定,預備,張羅,鋪路。他明著反抗或消極抵抗,父母無計可施,只能以嘮叨的方式強迫孩子接受。例如,父母要孩子空出週末參加潛能開發培訓營,並以不能退費為由,要求孩子把時間空出來。

孩子卻以下週有考試必須在家看書的理由反對,沒想到父母早已查過下星期沒有考試。孩子的藉口被拆穿的同時,父母又開始嘮叨,最終孩子滿心不情願的被迫去上課。

父母自作主張或許省了跟孩子協商的時間,然而當孩子抗議,反對,找藉口,以及拒絕配合的時候,反而要花更多時間和精力嘮叨孩子,也在孩子心中加深了父母就是愛嘮叨的刻板印象。既然如此,父母何不事前跟孩子溝通,讓孩子參與做決定的過程,反而可以省下因自作主張導致必須嘮叨更多的後果。

小心舉證式嘮叨

父母以為用舉證就足以說服孩子,沒想到弄巧成拙,反而刺激了孩子的痛處。例如,父母禁止不了孩子看動漫,就建議找同學做其他有益健康的戶外活動。

孩子抱怨沒有一起運動的朋友,父母為了證明孩子有朋友,就提醒上個月曾經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卻沒想到父母的舉證反而碰觸了孩子沒有知心朋友的痛處,這也是孩子愈來愈沉迷於動漫的原因之一。

此時,能夠體會孩子痛苦的父母會跟孩子說:「的確,有共同興趣的朋友一起運動更有意思。」孩子聽了之後,心情或許還能回穩。如果父母繼續舉證孩子可以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這就成了令孩子厭煩的嘮叨,他反而更想要躲在動漫的世界裡拒絕跟父母溝通。

因此父母要留心,有的時候為了說服孩子,反而是在嘮叨孩子,還不如一件事情分幾次說,採用漸進的模式,孩子也比較聽得進。

嘮叨易淪為人身攻擊

父母有話要說,由於孩子置之不理,說著說著就情緒激動起來,也踩不了煞車,甚至出現人身攻擊的語言。例如,你沒救了,我看不到你的未來,你到底像誰,你太懦弱,你比得過誰,你丟了父母的臉,你連一點榮譽感都沒有。

這一字一句都如利刃般,孩子招架不住也聽不下去,自尊負傷累累之際,更是不可能按照父母說的做。此時,孩子只想逃離現場並找到一個避風港,上網和電玩的吸引力就更大了。

例如,孩子輸球了心情不好,父母說了一大堆,眼看著孩子相應不理,父母的耐性全失,結論竟是:「要是你在最後一局沒有被三振出局,就有可能反敗為勝。」孩子一聽,巴不得有個地洞鑽進去,因為每一個字都在提醒他是球隊的罪人,這就成了帶有人身攻擊的嘮叨。

如果換一種方式跟孩子說:「你們球隊很團結,不論比賽結果,都會彼此打氣加油,有這些隊友真的很幸運。」聽到這樣的話,孩子反而更有意願談談最後一局的心情。這也是父母希望的結果,因為壓抑輸球的心情對孩子沒有好處。

把握開頭3句話

通常孩子只會給父母約莫說三句話的耐性和注意力,父母說:「我有話跟你說!這是什麼態度!到底要不要聽!」還沒進入主題,三句話的配額也用完了。此時孩子的注意力開始分散,之後父母說的,都被孩子視為「沒聽到也無所謂」的嘮叨。

如果父母能善用開場三句話的原則,結果會完全不一樣。例如,孩子放學回家,父母先說噓寒問暖的話,問孩子累不累、餓不餓,或是根據察言觀色的結果跟孩子說:「你看起來很累,是不是學校的課業特別忙?」

如果父母有事跟孩子談,開場三句話說得合宜,有助延續話題。父母問孩子:「現在有空嗎?有件事要跟你談一下。」父母不因為自己有時間就要求孩子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配合,孩子反而願意聽父母說,說多一點也不是嘮叨。

勿變成短話長說

孩子跟朋友有說有笑,對父母則是愛理不理也無話可說,其實這跟父母嘮叨的習慣有關。如果孩子說一句,父母就說好幾句,卻自認是長話短說,孩子的感受恰恰相反。

例如,父母跟孩子說:「知道你不喜歡聽我們嘮叨,所以長話短說。補習是你答應的,成績沒有進步,還抱怨補習占了很多時間。我們工作很忙……可是你破壞了我們對你的信任……以後上課日不准用手機。如果成績再不進步,周末打球的活動必須取消。你自己想清楚,不要到時候又抱怨沒事先提醒你。」

孩子期待的是長話「短說」,好不容易聽完,根本是短話「長說」,也只聽到幾句他最關心的話,聽完之後立刻為自己辯解:「不行,我需要手機,補習沒有用不是我的錯,是補習老師不會教,我根本不要補習。」

先評估可說可不說

有效率的長話短說必須明確指出重點,從「補習是你答應的」這句話開始,孩子對於目前的安排有異議,很累也缺乏效率,加上睡眠不足和娛樂被剝奪的困擾,這才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建議父母在說話前,先評估內容的必要性:可說可不說的,先緩一緩;非說不可的,測試風向之後再用合適的方式跟孩子說。如此小心翼翼不是驕縱孩子,而是孩子若聽不進心裡,說了也是白說。

嘮叨剝奪孩子親身體驗

父母最難忍受孩子走冤枉路,還一意孤行,卻忽略了孩子想要親身經歷的渴望。

人的認知系統存在一個看似矛盾又妨礙進步的思想邏輯,就是犯錯之後才會認清事實學到功課。基於這個心理,父母看到孩子走冤枉路的時候該介入多深,就要有所保留和自我節制。這不是袖手旁觀,也不是見死不救,因若必須用嘮叨阻止孩子,表示孩子必須親身經歷才能學到功課。建議父母就當孩子必須有實習的機會,將來遇事才不會自亂陣腳。

父母要常提醒自己,每多一次對孩子的保護,不讓孩子親身經歷,孩子就少一次接受未來各種挑戰的磨練。既然磨練是遲早必須親身經歷的,就不要嘮叨不停,才不會擋了孩子的學習之路。

多聽就會少嘮叨

父母聽到孩子的抱怨聲就想要嘮叨幾句。其實,抱怨是孩子求救和求助的一種方式。例如,孩子抱怨成績好的同學做人很差也很驕傲,可能是在發洩被人藐視和欺負的痛苦。父母沒有聽懂就跟孩子說:「不要總是看別人不順眼,你比他們好嗎,你這個孩子就是……。」

願意瞭解孩子也懂得約束嘮叨的父母會說:「我倒是很想聽聽這同學有多差。」這麼說,不代表父母鼓勵孩子批評同學,而是改變孩子之前,必須先聽見孩子的心聲,而不是喋喋不休強勢介入。

很多父母有心學習,按照傾聽的原則聽孩子說話,可是愈聽愈聽不下去。好不容易聽完之後想要給建議,孩子的直覺反應是父母根本沒有聽進去,否則不會急著要改變他,氣氛因此變得火爆或凝重。此時,父母滿肚子苦水,孩子也不開心。

如果父母傾聽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讓孩子接下來可以聽父母說,卻不是為了瞭解孩子,抱著「存錢到銀行也隨時可以提款」的心態,用了這種理所當然的邏輯,其實違背了聆聽的本意。

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別有用心,就什麼都不願意說。除了跟父母的關係惡化之外,孤單寂寞的痛苦迅速擴散,任何瞬間帶來歸屬和逃避現實的替代品都成了超級大磁鐵,譬如,網路、毒品、酒精、香煙、性等等。但若父母多聽孩子說,也少

爸媽,你們知道我是怎麼想的嗎?:管教失靈不用怕,瞭解孩子是轉機
作者: 劉艾青
出版社:道聲
出版日期:2017/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