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經濟學 創造美好世界

醒報編輯部 2018/12/07 11:37 點閱 15535 次

手握本書,就讓你居於一個特別的地位。一開始,你(或者是任何送你本書的人)拿錢去買了書。如果你來自貧窮的國家,你的家庭很可能一天僅靠一點錢勉強度日。你們大部分的錢都用在食物上,不會有任何餘裕容你買下這本書。

買書讀書 遙不可及

就算你真的有一本,對你來說也很可能毫無用處,因為你根本讀不來。在西非的窮國布吉納法索,有閱讀能力的年輕人不到一半,女孩更僅有三分之一。在那裡,一名十二歲的女孩多半不會忙著學習代數和語言,反之,她們很可能把一整天的時間都花在提水回家。

你可能不覺得自己或是你的家庭算富有,但對於世上很多人來說,花錢買書、而且還有能力讀書,聽起來就像是月球之旅一樣遙不可及。

追究社會差異

對於如此巨大的差異湧出強烈好奇心、甚至憤怒的人,通常轉向經濟學。經濟學研究社會如何運用資源,包括土地、煤炭、人力以及用來製造麵包或鞋子等有用產品的機器。

經濟學會指出為何說布吉納法索的人民之所以窮困是因為他們懶惰的說法大錯特錯。該國有很多辛勤努力的人,但是他們出生的經濟環境整體來說並不善於產出。

為何英國有大樓、書本以及教育下一代所需的教師,但布吉納法索沒有?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沒有人能知其所以然。經濟學試著追根究柢。

經濟學關乎生死

以下我要提一個更強力的理由,解釋經濟學為何讓人著迷,這或許也會激發出你自己在這方面的想法:經濟學關乎生死。

現代生於富裕國家的嬰兒在五歲之前死亡的機率極低,嬰幼兒死亡極罕見,每當發生這種事情時,總是讓社會震驚。在世上最貧窮的國家,有一成以上的孩子會因為缺乏營養與醫療而活不過五歲,這些國家的青少年是因為幸運才能活下來。

「經濟學」一詞聽起來或許枯燥乏味,讓你想到一大堆無聊的統計數字,但,實際上,經濟學的重點是幫助人們生存、健康以及接受教育,聚焦在如何讓人們獲得所需,以過著充實、幸福的生活,並探討為何有些人得不到這樣的人生。如果我們可以解決基本的經濟問題,或許可以幫助每個人都活得更好。

每樣東西都有成本

現代的經濟學家用一種特別的想法來思考資源;所謂資源,指的是蓋出校舍的磚塊、治療疾病的藥品以及人們想讀的書。他們說這些東西「很稀有」。1930年代的英國經濟學家利奧尼爾‧羅賓斯將經濟學定義為研究稀有性的學問。稀有罕見的東西,如鑽石與白孔雀,確實很稀有,但對於經濟學家來說,雖然你很容易就能在家裡或是附近的店裡買到筆和書,但這些也是很稀有的東西。

他們所說的稀少性是指東西的數量有限,但人的慾望基本上無窮無盡。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很可能會持續買入新的筆和書,但是我們無法這樣做,因為每一樣東西都有成本。這代表我們必須做選擇。

機會成本概念

且讓我們來想一想成本這個概念。成本不光指英鎊或美元,惟貨幣成本也很重要。想像一下,有一名學生在選擇明年要修什麼課,他只能修歷史或地理,不能兩者都修。最後他選擇了歷史。他的選擇成本是什麼?是他放棄的東西:學習沙漠、冰河與首都城市相關知識的機會。

新建一棟醫院的成本為何?你可以把所有營造用的鋼筋泥磚成本加總起來。但是,如果用我們放棄的東西這個觀點來算,成本則變成我們本來可以在同一地興建的火車站。經濟學家將這類成本稱之為「機會成本」,這種成本很容易被忽略。稀少性和機會成本點出了一條基本的經濟學原理:人要做選擇,比方說,選擇建醫院、火車站、購物商場還是足球場。

利用稀少資源滿足需求

經濟學就是檢視我們如何利用稀少性資源以滿足需求,但並不僅於此。人面對的選擇會如何改變?貧窮社會裡的人們面對的是非常棘手的選項:是要讓孩子飽餐一頓,還是替生病的老祖母購買抗生素?在富裕國家,比方說美國或瑞典,人們很少要經歷這種局面;他們要做的選擇,可能是要買新的手表,還是最新推出的iPad。

富裕國家有嚴重的經濟問題:企業有時會破產,勞工會失業,必須要費盡心力才能替小孩買新衣服,但是,他們比較少面對生死攸關的問題。經濟學的其中一個核心問題,就是各個社會要如何克服稀少性造成的最嚴重效應,並探討為何有些社會不快速行動。

不同的經濟體如何運作

要嘗試提出好答案,需要的不僅是熟悉機會成本而已,還要有能力找出我們應該要蓋新醫院還是新球場,要買新iPad還是新手表。要有答案,你需要用到各式各樣的經濟學理論,還要深入理解真實世界裡不同的經濟體如何運作。

看看本書所提的經濟學思想家生平經歷,是一個很好的起點;他們的想法讓我們看出,這一路走來,經濟學家所做的嘗試出現了哪些重大變化。

經濟學家研究「經濟體」,這是當然的。經濟體使用資源、製造新東西,並決定誰能得到什麼。舉例來說,紡織製造商購買布料並聘用員工,以製作T恤。消費者到店裡購物,如果我們口袋裡有錢,我們就可以買下各式各樣的商品,比方說T恤。

資源的運用

我們也消費「服務」,服務是指非實體標的的事物,例如理髮。多數消費者同時也是勞工,因為他們能靠工作賺錢。企業、勞工和消費者是經濟體的關鍵要素。但銀行與股市(也就是「金融體系」)亦會影響資源的運用。

銀行貸款給企業;也就是所謂替企業提供「融資」。一家銀行借錢給紡織製造商興建新工廠,製造商有了這筆貸款就可以拿去購買水泥,這些水泥會成為工廠的一部分,而不是用於新建橋梁。

企業為了籌資,有時候也會在股票市場出售「股份」。如果你持有一股東芝(Toshiba)股份,你就擁有該公司的一小部分,而,倘若公司經營績效出色,因此股價上漲,你也隨著變得更富有一些。政府也是經濟體中的一環,當政府花錢新建公路或發電廠時,也會影響資源的運用。

人類行為的科學

英語的「economics」發源於希臘文的「oeconomicus」,「oikos」是「家戶」之意,「nomos」則指法則或規範。因此,對希臘人來說,經濟學的要旨是探討家戶如何管理資源。

在現代,經濟學也納入企業與產業的相關研究,但家戶與生活在家戶中的人仍是根本。說到底,經濟學的重點仍是買東西的人以及構成勞動力的人,也就是說,經濟學是探討經濟體中人類行為的科學。

如果你生日時收到一千元禮金,你要怎麼決定如何花用?什麼因素會讓一名勞工以某個薪資水準接受一份工作?為何有些人謹慎儲蓄,有些人卻肯花錢替愛犬蓋一棟寵物宮殿?

尋找經濟法則

經濟學家試著以科學方法處理這類問題。「科學」一詞或許會讓你想到冒著泡泡的試管和黑板上潦草寫著的方程式,反而不會去想到人們到底有沒有足夠食物的問題。實際上,經濟學家試著用科學家發射火箭的態度去解釋經濟體。

科學家尋找物理「法則」:一件事如何引發另一件事,比方說,火箭的重量如何影響火箭飛行的高度。經濟學家尋找經濟法則,好比說,人口規模如何影響可得的食物。這稱為「實證經濟學」。法則本身無好壞可言,只是描述情況。

如果你認為經濟學的功用必須遠遠超過前述,你絕對是對的。想一想活不過嬰兒期的非洲孩童。描述情況、然後就這樣放著,夠嗎?當然不夠!如果經濟學家不做判斷,那就和鐵石心腸無異。

變革的力量

另一派的經濟學稱為「規範經濟學」,這類理論會去判斷某種經濟情境是好還是不好。當你看到超市丟棄完好的食物,你會判斷這是壞事,因為這是一種浪費。當你在思考貧富之間的差距時,你可能也會認為這是壞事,因為不公平。

當精準的觀察和明智的判斷兩相結合,經濟學可以成為一股變革的力量,可以創造出更富裕、更公平的社會,讓更多人能在其中好好生活。英國經濟學家阿佛瑞德‧馬歇爾曾說過,經濟學家需要「冷靜的腦,以及溫暖的心」。沒錯,描述這個世界時要像科學家一樣,但確定你這麼做時對於身邊受苦的的懷抱著憐恤之情,並試著做些改變。

經濟學的誕生

現代的經濟學,我指的是大學裡研究的經濟學,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中出現時間相對較晚。當幾百年前資本主義誕生時,經濟學才出現。在資本主義之下,無論是食物、土地還是勞力,多數的資源都用錢買賣,這樣的買賣稱為「市場」。

資本主義下有一群人叫資本家,他們擁有資本:要製造貨品必備的金錢、機器和工廠。另一群人是勞工,受雇於資本家的企業。現在我們很難想像還有其他的運作方式,但是,在資本主義之前,這個世界很不一樣,人們自耕自食,而不是買食物。一般人不在企業任職,而是為地主效命,地主控制人們所需住的土地。

這樣說起來,與數學或文學相較之下,經濟學是新學問,諸多內容都和資本家有關:買進、賣出、價格。本書有很多內容在談的也是這類經濟學,但我們在檢視經濟概念之前也會追溯到更早之前。

對經濟學家的指控

畢竟,無論是否信奉資本主義,每一個社會都必須因應如何讓人民溫飽的議題。我們將檢視不斷演變的經濟體概念,並看看經濟體本身的變化:無論是在田裡還是廠裡工作,人們長期如何克服稀少性,得以全家共聚一堂飽餐一頓。

在描述經濟體與做出相關判斷時,經濟學家是否永遠都如謹慎的科學家與明智的哲學家一般?有時候,經濟學家要面對指控,說他們忽略了經濟體不斷進步時卻被拋在後面的弱勢群體面對的困難,尤其是女性與黑人。這是因為歷史上的經濟思想家通常都來自最社會中優越的群體嗎?

自我批判的眼光

二十一世紀初,銀行輕率的作為引發一場嚴重經濟危機,很多人責怪經濟學家沒有預見問題,有些人甚至懷疑,這是因為在金融與大型銀行主導的世界中佔盡優勢的那些人影響了很多經濟學家。

這麼說來,除了冷靜的腦與溫暖的心之外,經濟學家可能還需要一些別的加入搭配:自我批判的眼光,以及要有能力超越自身的考量與慣有的世界觀。研究經濟學時可以幫助我們做到這一點,這是因為,藉由了解過去的經濟思想家獨有的考量與環境如何孕育出某些概念,我們或許可以看清楚地看出我們的概念是如何出現的。

正因如此,將歷史結合概念想法才這麼讓人著迷,而且,對於創造出讓我們多數人能活得好的世界而言,至為重要。

經濟學的40堂公開課:倫敦政經學院教授,生動剖析經濟學家如何思考,讓經濟學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作者:奈爾.傑斯坦尼

譯者:吳書榆
出版社:漫遊者文化

出版日期: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