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孩子的生命教育 從撰寫身邊故事開始(彭蕙仙)

彭蕙仙 2019/05/09 10:06 點閱 6314 次

更生少年關懷站附屬的「616幸福工作站」正在展出志工少年的生命故事書,每一本故事的主人都是安養院裡的長輩;少年志工們透過社工員的帶領,進入安養院服務老人家,並進行所謂的「老少聯談」活動。他們化身為小小記者,採訪安養院裡的阿公阿嬤,由他們口述自己的人生經歷後,志工少年編繪成一本一本的生命故事書。

台南市教育局每年補助10個學校進行《話我家鄉故事繪本》的製作,至今已經出版了34冊,這些繪本有兩大特色,第一是由在地的學童以自行創作的方式完成;第二,每一本都是台南一個行政區的介紹,從產業、歷史、人物等,由師生一同收集資料,而後進行創作並且出版。

改編成舞台劇

台南一共有37個行政區,教育局預計,今年可以完成每個區都有學校參與該項計畫,也就是說,每個行政區都將擁有屬自己的繪本故事書。除了靜態的出版,繪本還會化成各種不同的藝術形式,包括改編成舞台劇,由參與創作的學童演出自己家鄉的故事。

為了要創作家鄉繪本,學童們須先進行田野調查,在老師的帶領下,認識在地的人文特色、探索珍貴的生命故事,然後進行集體創作。整個過程至少要花一年的時間。其間,孩子們不但學習了田調等研究方法和創作,並且為家鄉留下了珍貴的記錄;更重要的是,透過親自踏查、採訪和編繪故事,這些孩子對家鄉有了更多認識與更深刻的情感。

老少更為親近

616幸福工作坊的少年志工們在採訪老人之前,也需要受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幫助孩子們更了解長輩和採訪的技巧。特別是安養院有些老人行動不便、說話不是很清楚,或甚至是臥床,小志工們如果沒有先上過課,很可不知道要怎麼樣跟長輩溝通;有些孩子一開始對老人家還會有些怕怕的,不敢親近,隨著志工服務的推展,長輩與孩子們之間逐漸建立了信任與情感。

當生命故事書完成後,老人家都非常感動,他們覺得竟然有孩子願意一直聽他們講自己平凡的人生故事,最後還能變成一本書!而孩子們也覺得這樣的經驗很棒,他們不但對長輩的生活有了更多認識,也與自己的爺爺奶奶更親近了。

讓孩子與長輩互動

整天盯著手機、彷彿活在虛擬世界的「滑世代」,往往缺少與人、與周遭環境的真實互動,如果眼睛視而不見,又如何能夠產生情感的聯結?當然也就更談不上相互理解與同理心了。

與其擔心甚至埋怨孩子疏離、對身邊的人事物漠不關心,不如創造一個平台把孩子帶進他所生活的真實世界,讓他與社區裡的長輩互動,把在地的風土人情、文化歷史放進孩子們的眼睛裡與思想中,最後再由他們創作出經過自己消化與整理的人生或是社區故事,這樣的生命教育模式很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