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脫魯不再是夢 取回主導權

醒報編輯部 2019/02/19 10:51 點閱 1488 次

行為能改變一切

1940年,小說家費茲傑羅寫下「行動即角色」(action is character),意思是說,一個人做了什麼,就定義了這個人是誰。晚近這幾年,有一個漸漸成長的科學領域叫做「體現認知」(embodied cognition),該領域研究發現,行動也會成為角色(action becomes character)。

什麼是體現認知?體現認知的研究指出,你是什麼樣的人,不只是大腦的產品,也是你的呼吸、膽量、站立的方式、說話的方式,以及說話時是否有眼神接觸,還是眼神飄忽猶如準備竄入車底的貓。

打造全新的自己,就必須要認清身體經常是認知的一部分,也就是思考的一部分。研究者安德魯・威爾森(Andrew Wilson)解釋了體現認知的威力:「舉例來說,我們可能用身體的動作,來解決單靠大腦無法解決的問題。」

其實不只如此。持續改變行為(小至你如何移動、呼吸,以及言行舉止),就能轉換你對自我的感受、別人看你或對待你的方式,以及你是什麼樣的人。這是非常重大的人生轉變。

持續改變行為對於思維的改變也有幫助。例如,瞭解「自尊」(self-esteem)並不是我們大部分的人以為的那樣。(近期的科學研究發現,其實自尊的來源是別人怎麼看待我們,是看重或看輕。)不過,思想上以及其他方面的改正,最後還是會回到行為舉止,這才是改變自己的關鍵要素。要成為全新的你,絕大部分是靠著做出你想要成為的人的行為。

基本上,藉由一次又一次改變你的行為,新的行為跟伴隨而來的情緒就會植入你的大腦中,這表示舊的行為和情緒會被擠到後面,不會再自動出現了。這意味著最後你會和我一樣,不會再去想什麼見鬼的自尊。你,就是自尊的體現。

身心合一論

讓我們從美國第一位心理學教授以及一隻熊開始說起。

威廉・詹姆斯這位聰慧而憂鬱的怪人,出身上流社會家庭 ,在1870年代初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院。他是小說家亨利・詹姆斯的哥哥,學過藝術,思想上創意十足。。

1875年,他開始在哈佛大學教授心理學。法國哲學家笛卡兒以及之前的思想家認為,心靈與身體(心與物)是分開的兩個不同實體,各由不同物質組成,這個觀念一直到一八七〇年代仍然盛行。

笛卡兒認為,你的思想就是真實的你,即使身體沒有了,你無所依附的心靈仍然存在。你的身體「只是機器」,雖然是一台很不錯的機器,但終究只是一個有血有肉的機械裝置,依附於「會思考的東西」,而那個東西才是你。在笛卡兒的觀點中,你是誰並不是由身體來決定的,身體只是暫時承載著真正的你,也就是你那不朽的心靈。

詹姆斯並不相信身心二元論,他認為身與心是連結的,而且一起作用。他讀過查爾斯・達爾文的觀察評論,指出人類及動物的情緒會伴隨特定的身體表現(例如,快樂的情緒會牽動臉部肌肉形成微笑,而不是冷笑)。他寫道:「即使是模擬一種情緒,也會在我們的心靈中激盪出那種情緒。」

身心運作過程

達爾文注意到,伴隨著某個特定情緒的身體表現(例如微笑或冷笑),可以作為情緒的強弱調控鈕。增加身體表現,情緒會放大;減小身體表現,情緒張力會降低。這就是為何當你想要停止憤怒,把怒氣「發洩」出來,反而無法達到目的的理由。如達爾文說的,「做出暴力動作的人,火氣會更大」。

達爾文認為,身與心是一起合作的。與詹姆斯同樣主張情緒不只是心靈層面,而且還具有「生理基礎」,例如碰到某個可惡的混蛋,我們會臉色轉紅、鼻孔張大、咬牙切齒。

不過詹姆斯的想法又更進一步。他開始重新思考,我們體驗與辨識情緒的順序。他的結論十分激進,聽起來很瘋狂。他認為,當我們面臨引發情緒的狀況,第一個作出反應的是身體,臉色漲紅、咬牙切齒,之後心靈才出現作用。

是的,這有點難以理解。為了幫助你瞭解詹姆斯的想法,我們講一個小故事

想像你在某個樹林邊把車子停下來,伸伸腿,感覺有點頭暈目眩,可能是因為日光照射在蝴蝶小小翅膀上發出閃光之類的理由。這時候,凱蒂貓坐在火箭動力雪橇上! 竟然出現一隻該死的熊。

你以破世界紀錄的速度飛奔到車子邊,立刻竄入車中。至於這些事情及情緒發生的順序,一般認為是這樣:
1. 你看到這隻熊。
2. 你覺得害怕。
3. 害怕使你逃跑。

但是,詹姆斯認為順序是反過來的:
1. 你看到這隻熊。
2. 你逃跑。
3. 你感到害怕,因為你正在逃跑。

沒錯;在詹姆斯的版本中,你看到那隻熊,你逃跑,而且感到害怕,因為你正在逃跑。根據詹姆斯的看法,你會產生那個情緒,是你注意到自己的身體在做什麼之後。詹姆斯認為,我們看到熊就逃跑,不是因為我們有意識的害怕;而是我們看到熊就出於本能跑掉——在我們的意識心智搞清楚怎麼一回事之前。

有趣的大腦運作

至於這是怎麼運作的,詹姆斯認為,看到這隻熊,在瞬間就傳送一個訊息到大腦的感覺處理系統,啟動了自動身體反應(例如心臟怦怦跳,腎上腺素湧出)。幾毫秒之後我們才意識到幾呎外有一隻熊。根據他的說法,我們的意識心智遲到了一下子,直到意識注意到心跳加速、腎上腺素湧入這些身體的「騷亂」,我們才知道自己在害怕。

也許還是有點難懂,我們來導覽一下大腦的辦公室好了。假設我們剛剛碰到這隻熊,這個訊息才剛剛抵達我們的意識部門。遇到熊的最初幾毫秒為前意識(preconscious),此時熊的模樣映入眼簾,訊息迅速傳輸到大腦中的視丘。你可以想成兩條走道最前端有一張警衛桌,視丘就是那個警衛。

視丘的職責是同步把這幅景象送進兩條走道。一條走道比較短而直接,這樣才能在遭遇危險時做出迅速的決定。另一條走道比較長而迂迴,在這裡會處理比較多細節,確認現在狀況,助於做出更正確的決定。

神經科學家喬瑟夫・勒杜說,短走道是「快而不誠實」(quick and dirty)的路徑,從視丘直接通往杏仁核。杏仁核是處理環境刺激的中心,是大腦威脅偵測系統的一部分。杏仁核的大小像兩個一組的皇帝豆,是神經叢集之處,迅速決定我們四周的情況接下來可能會怎樣,是否要發出警訊。

杏仁核的作用發生在我們的下意識,把目前的環境訊息(熊)以及之前的情況快速做比較(包括我們個人及演化而來的過往經驗相比),再決定這是哪種程度的威脅。與此同時,在勒杜稱為「正直之道」(the high road)的那條長路徑,感覺皮質(sensory cortex,相當於感覺資訊處理部門),負責處理接下來的事,將環境訊息做更細緻的分析,最後可能會決定,杏仁核把你嚇得衝進車子裡是有點過於魯莽了。

事實上,杏仁核常常是錯的。它經常誤判情勢,認為眼前有危險而要你逃離威脅。但是,演化心理學家瑪蒂・黑索頓(Martie Haselton)指出,容易誤判並不是一件壞事。你是被逼犯下代價最低的錯誤,例如,也許你嚇到脫了一層皮,後來才發現那是你的壞朋友穿著道具服假扮熊來嚇唬你,但這總比遇到真正的危險而不逃跑來得好,因為那樣你就會變成熊的午餐了。

無意識狀態

現代神經科學研究發現,我們會在沒有覺察的情況下就出現情緒,因為,體驗到情緒未必要從意識思維開始,而且可能根本與意識思維無關。

勒杜舉例說明,他把一些具威脅性事物的圖片拿給受試者看,以一種「讓他們沒有意識到的狀態」來呈現這些刺激物。例如快速閃過圖片,讓意識來不及理解。這些受試者並沒有產生任何害怕的意識想法。

然而,這些刺激物啟動了他們的杏仁核,讓它發出警戒。於是受試者流汗、心跳加速、瞳孔放大。勒杜解釋,這些徵象表示,威脅的偵測及反應「能夠獨立於意識覺察」。這表示,有時候意識不只比情緒體驗更慢出現,甚至可能整個過程都沒有反應。

話雖如此,身體迅速做出動作反應時,意識心智當然不只是場邊觀戰。意識是大腦的驗證部門,意識的工作職責是觀察環繞在情緒周遭的狀況。詹姆斯主張,我們可以只由身體感覺來辨識出不同的情緒。

但是,1962年,心理學家史坦利・夏克特及傑若米・辛格指出,某些情緒的身體反應非常接近。例如,你覺得喘不過氣來,可能是因為某個美女正向你走過來。

夏克特和辛格解釋,釐清喘不過氣來的細微差異,靠的就是你的意識心智,方法是偵測周遭的情境,例如注意你是否在樹林裡迷路了,還是在某人的眼神裡迷失了。然後你的意識心智會把身體表現(喘不過氣)放在正確的情緒分類箱,是恐怖(「媽呀……有熊!」),還是情欲。

雖然詹姆斯的解釋太誇張,貶低了意識在情緒上的作用,他還是帶領我們進入一個重要的觀念:經由現代研究證實,心靈和身體一起合作,創造出我們的情緒反應。

這個觀念實在令人興奮,因為這代表你可以刻意使用身體動作,來改變你的感覺。持續改變你的行為,例如,坐到你有權利坐的位子上,而不是自動爬到桌子下面,就能改變別人看待你的方式。所以,沒錯,你真的可以揮去魯蛇的惡臭,一勞永逸。你的身體不只是大腦的運輸工具,你可以用身體做到更多。(黃聖堯編輯)

書名:科學脫魯法:贏回你的主控權,活得有種,打造理想人生!
作者:艾美‧奧康
出版社:新樂園
出版日期:2019/01/23